(二)功能單一,服務水平不高。
在我國,物流企業大部分還隻能提供一些單項或者是多段運輸裏麵的一部分物流服務,物流功能還大部分的局限在儲存和運輸以及城市配送上麵,還沒有依靠包裝和加工以及配貨等手段來進行增值,功能比較單一,還無法構建一個比較全麵的物流供應鏈,而依靠增值服務和提供物流的財務服務獲得的收益還隻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此外,我國物流企業不僅存在運營方式單一的問題,而且即使是單一的服務方式,也沒有做好做精,其服務水平依然於理想之間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國物流企業的物流耗損率都比較高,而運輸準時率又存在比較低的問題,服務水平比較低。很多企業之所以堅持要創建和發展企業自己的物流,不是因為節省成本,也不是因為自己的物流更具特色。主要是由於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實在是太差,依靠這些物流企業來完成業務,企業會經常引起客戶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隻好擺脫物流企業,建設物流團隊為自己帶來服務。
(三)物流人才匱乏,高素質人才少。
我國的物流業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但是總的來說依然還是處於低水平的階段,我們國家對物流人才的培養還是無法很好地滿足我國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很多企業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加強了在企業內部的培訓,但是企業的培訓基本都是短期培訓,培訓的方式和內容受到很多的限製,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物流業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必然會朝著信息化與網絡化的方向發展,這是曆史的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就需要物流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方麵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物流行業在未來發展的需求。然而我國物流企業總體的員工素質都比較低,尤其缺乏專業的高素質人才,這是無法適應第三方物流發展需要的,還無法帶來綜合物流業務。
(四)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物流企業的條塊分割問題異常的嚴重,而且這些企業的規模都是非常的小,發展的規模非常的有限。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比較確定,物流信息係統在我國的物流行業的應用程度還比較低。我國在最近幾年迅速崛起了不少比較具有實力的物流企業,這些企業的規模比較大,而且其規模還在進一步的擴大,這些物流企業由於發展的比較晚,與以前發展的那些物流企業比較起來具有以下其他企業沒有的優勢。這些企業由於起步晚,那麼就可以將更多的資金花費在更加先進的設備上麵,企業擁有了其他企業沒有的設備和技術,那這些新興的企業其發展速度一定是非常非常的可喜的,朝著多功能的現代物流的方向發展。同時,企業內部體製改革不斷的深入,對物流企業進一步的發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條件下,物資企業盡管進行了多個方麵的製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總體上來看,物流企業的機製轉化,特別是在金融,財務管理等方麵還很薄弱,經濟效益低下。
三、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對策
(一)轉變傳統觀念,樹立正確的物流理念。
第三方物流企業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首先需要從觀念上來繼續努力轉變,使得物流企業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得到進一步飛速提高,尤其是物流企業裏麵的各級領導,更進一步強化其服務意識。目前物流企業需要重點來進行“三個轉變”:第一,從壟斷的這個角度來劃分市場一體化。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轉變目前的思想,要構建一個全國一體化的市場概念,利用市場上麵的生產和生活資料來劃分商品市場。第二,要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我國的物流企業在很多方麵受到計劃經濟觀念的束縛,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必須要將思想轉變為市場經濟,這樣才能擺脫傳統思想的限製。第三,企業的管理理念要進行轉變。企業的管理要具有戰略性,在企業內部的管理、服務水平和企業文化方麵都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變化,使現代物流理念深深植根於人們的心中。
(二)深化企業改革,實現製度創新。
物流行業從國有資本裏麵退出來,是曆史的一種必然的趨勢。然而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所有的物資企業都從市場上退出是不可能的。因為企業管理者與企業普通員工的心理承受力比較有限,而且我國的社會保障體係還不是非常的健全,很多的政策做的還不夠到位,所以為了能夠平穩的進行過渡,避免對社會形成比較大的衝擊,使得社會能夠繼續的繁榮和穩定,必然要經曆一個過度期。重組的方式有兼並和聯合,作為一個整體,或收購的一部分,國有企業改製為職工參與。同時,結合企業機製,並在周圍,要能夠把握住主要的特點和優勢,在與此相關的領域進行延伸和發展。這些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在給我國物流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得這些企業麵臨著更大的發展壓力和競爭壓力。由於其他企業在物流上麵的投資比較有限,因此需要大力發揚第三方物流的優勢和作用,要為物流企業創造一個更加合適的外部環境,從而推動其更加積極和快速的發展。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在各級政府以及企業的努力下,第三方物流在我國必然會繼續的發展,並且更好地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