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館長說,當時,考古人員打開棺蓋時有異香撲鼻而來,棺內布有大量中草藥。外槨和中槨、中槨和內棺之間有糯米汁與生石灰的混合物,堅如岩石。
吳波根據守墓人提供的大幅照片來看,公主屍體置於內棺,棺蓋上四角陰刻著大牡丹花葉、十二辰像、八卦圖。屍體上蓋羅巾被,下鋪絲棉褥,身著衣物華美如新,雍容典雅。其頭戴黑色女士葬帽,身穿繡有金絲麒麟的官服,繡有龍鳳圖案的真絲偏領大褂。腰係黃色的龍鳳呈祥圖案的羅裙,
據照片來看,公主的屍保存較好,肢體勻稱,身材修長,橢圓型的瓜子臉。
據說女屍發掘出來後,經過專家考證過後,就被送到殯儀館冷凍起來。
參觀完陳國公主的墓室,他們信步走上駱駝山,
在山頂,望著蒼茫的草原,起伏的丘陵,感到視野很開闊。
館長指著那條蜿蜒的潢水河說:“千年前西拉沐淪河流域,根據墓葬中出土的小麥種子,可以考證出當時的花粉濃度高,氣候暖濕,這一帶山中的闊葉林很茂密。”
吳波也說:“是呀,我看遼史,當時這一帶是遼帝每年行獵的地方。野獸種類數量眾多,河水流量充足,氣溫降水高,植被種類多。”
“如今氣候已經變化,河水流量小,氣候幹旱少雨。”館長說。
他們驅車回到縣城。副館長又帶他倆去文博館的庫房參觀。
祖州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墨綠釉雞冠壺’,‘綠釉雙猴攀係列花帶蓋雞冠壺’,都是珍品,在庫房的顯要處擺放著。
北麵外回廊隔板外側內的遼代鐵斧,一麵鑄有凸起的‘漁’,這件‘漁’字鐵斧可能是遼代士兵作戰用的實物,由於出土後一直未做過處理,出土時清晰可見的‘漁’字現已無法辨認。
三層鐵架上,放有一件遼代人的長袍,
吳波看那長袍,為左衽開襟,上麵是圓領,兩條袖子很細窄。
“你看這疙瘩式紐襻,很有遼代服飾的特點,”聞靜說。
王館長說:“遼代人的服飾特點,左衽圓領窄袖,疙瘩式紐襻,袍色有灰綠,灰,藍,赭黃,黑綠等顏色,做工精致,邊緣裝飾多采用平鏽花紋。”
吳波說:“館長,有沒有很珍貴而稀有的遼代文物,給我們開開眼?”
王館長眨著眼睛,猶豫了一會兒,終於下了決心似的說:“你隨我來,我給你看一樣東西,”
他們走進另一間很隱敝的內室,裏麵光線很暗。一線窗簾縫的微光照在架子上上千前的遼代幾隻骷髏上,給人陰森森的感覺。
王館長一拍手掌:“我忘了鑰匙了,”說著就轉身出去了。
借著一線窗簾縫的微光,吳波看到聞姐正看著自己,女人傳情含情默默,目光迷離,與自己的目光交纏,她又伸手撥弄著自己的發絲。
吳波看出聞姐這種表情,於是他不失時機地伸開雙臂,摟著聞姐就親著她的嘴唇。
他感到聞姐的嘴唇裏很甜美,溫潤。
旁邊架子上幾隻骷髏好像正驚訝地看著這一對男女的親密動作。在這種環境下親近,聞靜徒然生出一種人生荒謬和虛無的感覺。
兩個人吻了好一會兒,才鬆開來,
王館長匆匆走來:“對不起,讓你們等急了吧?”
“沒有,我還覺得你來得快了些呢。”吳波開著玩笑說。
聞姐伸出食指彈了吳波一下額頭:“你真是個調皮鬼。”
王館長用鑰匙打開一隻很大的保險櫃,
他從保險櫃裏麵拿出一隻鐵匣,又找出一隻鑰匙打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圓柱狀玉雕。
那玉雕溫潤柔和,雕工精細傳神,沒留一絲刀痕。端頭的圓滑似和尚的光頭。
玉雕兩側有陰刻的牡丹,還有一個現代人很難認識的契丹大字,
王館長說:“這個契丹大字是‘甄’的字樣。”
“你知道這東西為什麼如此光滑圓潤麼?”吳波仔細端詳著說。
聞靜紅了臉,腳下的高跟皮鞋踢了吳波一下,她沉思了半晌,才說:“我知道這東西叫玉杵。”
吳波點點頭。他想到俞梅在床頭櫃中放著的那支玉杵。也是很光亮圓潤的。
我覺得是宮中生活用的。在當時遼代宮女的眼裏,它是很喜愛的器物。可是在考古學家眼裏,它是文化的載體。
王館長說;有專家考證,說這上麵刻有牡丹,還有甄的字樣,認為它可是世宗妃甄氏的專用器物。
“世宗妃甄氏?我記得她是大遼唯一的一位異族皇後,她比皇帝年長十二歲,登上了中國曆代帝後姐弟戀之年齡差距的最高峰;”吳波沉思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