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孝很不好意思,腳步連忙往別處避開:“白大媽,家裏還有飯菜沒有吃完,您就不要再送了,趕快拿回去吧!”
白大媽一看就是一個樸實的農民,大概四十來歲,臉上一直掛著笑容:“郭先生,您可是我們這的大恩人,我們都不是富家人,拿得出手的就隻有親自種的蔬菜和糧食,您不取分毫給村裏的孩子們教書,我們真的很感激。”
郭孝苦笑不得,他不是一個貪心的人,給村子裏的孩子們教書是他心之所願,並不是為了在村子裏得到什麼:“白大媽,家中存糧沒有了,你們送的糧食我肯定不會推脫,但是家中存糧甚多,你們天天來送,這就讓我真的很不好意思。”
白大媽懂郭孝的意思:“郭先生都這麼說了,那我回去跟大夥商量一下,按照郭先生的飯量每半月送一次吧!”
郭孝笑著看著白大媽離開後,慢慢將門掩上,重新坐回木凳上,斯斯文文地吃著。
夜漸漸深了,濃墨的夜色加上悶熱的天氣讓郭孝睡不著,郭孝躺在床上望著手裏的《仙妖誌》發呆,郭孝是不相信世上有神仙妖怪之類的,無神論的他卻特別喜愛看這類妖魔鬼怪的小說,但今天他似乎沒有多大興趣。
郭孝家徒四壁,十歲時,郭孝剛學完司馬光砸缸就遇見一小孩不小心滑落缸中,情況危急,郭孝拿大石頭砸破大缸後救下小孩,沒想到小孩的父親是縣裏最富有的白先生,白先生為報郭孝救命之恩,資助郭孝一直讀到十八歲。
郭孝學有所成,發現自己土生土長的白村大多數小孩都上不起學,郭孝深知人不識字是不行的,於是與村長商量將村裏北邊一件廢舊的屋子騰出來作為學堂,郭孝免費給村裏的孩子教書,直到學堂發展到一定的規模。
郭孝不是聖人,家中也不富有,學堂初階段沒有書籍,郭孝根本不知道該教村子裏的孩子什麼,於是硬著頭皮從最簡單的漢字教起,郭孝的教書方式真的很爛,但孩子們第一次上學,好奇心很大,破舊的學堂每天都能傳出朗朗跟讀聲。
郭孝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目標,等閑暇時間親自跑去縣城白府希望能借一些銀子,十八歲的郭孝第一次來到白府,心裏驚歎於白府大與豪華,但是郭孝沒有被眼前的繁華所迷惑,他一直記得自己的目標。
其實郭孝與白府很少接觸,每年的學費都是白府親自派人送來的,郭孝知道這麼多年的學費早就抵消了當年的救命之恩,相反郭孝對白先生倒有感激之情。
郭孝敲門,開門的正是每年送學費的小鼠,全名叫白鼠。白鼠個頭不高,臉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說話聲音也不大,但是心地非常善良。
“呀!郭公子!”白鼠有些驚訝,郭孝從來不會親自找來的。
郭孝笑著說:“鼠哥,我有些事想與白先生聊一聊。”
白鼠拉著郭孝的手臂就走:“郭公子對我家小姐有救命之恩,白先生早就吩咐小人郭公子就是自家人,郭公子要回家應該跟小人招呼一聲,小人馬上派馬車去接,郭公子走了這麼長的路,一定渴了,先去喝杯茶,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