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麵對H7N9禽流感?(1 / 1)

如何麵對H7N9禽流感?

言論

事件

2013年我國出現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以來,已造成多人感染和發病死亡。截至2014年2月18日,已累計報告病例347例,死亡109例。另外,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2013年上半年家禽產業直接損失600億元,2014年以來已損失200億元。

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組在鳥類中傳播的流感病毒,H7N9屬於H7病毒大類下的一個亞群。流感病毒實時變化,每年都有不同的亞型毒株流行,這也是自然生態發展變化過程。千百年來人類經曆過無數新型病毒的挑戰,才建立了今天人群的免疫屏障。

——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崔小波

這次H7N9禽流感的感染者多為老年人,並非因為這些病毒的侵犯對象有特定人群,而取決於人們接觸病毒的幾率。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來源於禽類,老人相對接觸得多,感染幾率就大。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一科主任陳誌海

大型養殖場檢不出H7N9,但廣州60%以上的禽類市場檢測結果是陽性。當不同來源的雞都聚集到市場時,就容易引起病毒傳播,再往外走,就容易引起環境擴散。

—— 廣州市政協委員、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

應避免接觸家禽養殖場,或避免與活禽市場中的動物接觸,或避免進入宰殺家禽的場所,或避免接觸看來受到家禽或其他動物糞便汙染的任何物品表麵。還應經常用肥皂洗手,應遵守良好的食品安全和飲食衛生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

我們擔心的是,病毒發生突變,尤其是和人類流感病毒發生重配,具備了能夠在人群中非常有效地傳播的能力,多代次地傳播,這樣病毒就在社區中流行起來了。 目前沒有發展到這一步。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副主任馮子健

流感病毒的跨物種傳播類似“沙漏效應”——如果以沙漏中間的連接瓶頸為界,病毒在兩種不同物種間傳染能力的轉移,一開始就如沙子逐粒漏下一般,幾乎難以察覺。但是一旦沙子漏完,成功變異和轉移傳染能力就是瞬間的事。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新管軼

也許H7N9的防控投入避免了類似“非典”那樣的社會恐慌。但是,是否有這麼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通過更有效的風險交流,引導公眾更合理地看待H7N9,在消除恐慌的同時,避免產業遭受滅頂之災?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鍾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