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治軍之道(1 / 2)

慶功宴上,石虎和文武百官們喝的酩酊大醉,宮裏的歌姬舞姬輪番表演。石瞻素來不喜歡歌舞酒肉的場合,因此沒等三場,就借口身體疲累,先行回家了,而石閔自然也是跟著一起回了將軍府。

父子二人騎著馬,不緊不慢的穿過鄴城的街道。此時已是亥時,家家戶戶已經閉門熄燈,大街上空無一人,除了偶爾列隊走過的巡防營的人。

若是換作一般的人,此時出現在大街上,巡防營的人必定上前盤問。不過這鄴城之內,還沒有人不認識石瞻的,故而路過的巡防營看到石瞻,都恭恭敬敬的向石瞻行禮,未加盤查。

“閔兒,今日在宮內,你是如何猜到為父對付獨孤南信的策略?”石瞻問道。

石閔轉過頭,笑著說道:“其實孩兒也並無十足把握,恰好不久前讀過一本書,記載了關於馬陵之戰的詳細過程,孩兒從中受到啟發,故而如果是我應對這次的戰役,我也會用類似的戰略。”

“不錯,那你談談看你對於馬陵之戰的理解。”

“馬陵之戰可以說的孫臏一生中的巔峰,他當時所麵對的情況與父親的情況有些許相似,首先,當時孫臏的對手是龐涓率領的魏武卒,魏武卒乃當世勁旅,史書上記載,魏武卒共參加七十二次戰爭,六十四次全勝,八次戰平,這樣的軍隊,定是士氣高漲,但和獨孤南信的鮮卑大軍一樣,那就是驕縱輕敵,所以孫臏說三晉之士素悍而輕齊,孫臏和父親一樣,第一步便是避其鋒芒,沒有直接與魏軍正麵交鋒,而是製造假象,第一次與魏國軍隊交鋒就倉皇撤退,所以父親一開始就留了幾座空城給獨孤南信,獨孤南信必定認定趙軍不敢與他交戰,故而信心大增,想盡快要與父親決戰,然後速戰速決。“

“看來我不在鄴城的這段時間,你沒有荒廢武藝,書也沒有少看,隻是兵法謀略不在於紙上所言,行軍打仗需要因地製宜,要考慮天時地利人和。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切不可生搬硬套兵書上的謀略,那樣反而會讓你做出錯誤的決策。“

“孩兒謹記父親教誨。“

“此次為父回鄴城,既然已經封侯,短期之內不會領軍出征,明日起你隨我去軍營,學習如何治軍練兵。“

“一切聽從父親安排。“石閔點頭答應,然後說道:”有一事孩兒覺得要先向父親稟告。“

“哦?何事?“石瞻疑惑的看著自己的兒子。

“前些天我從宮裏回來,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羯族人強搶漢人民女,險些將那女子父親打死,於是出手教訓了那人,後來巡防營的一隊人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要殺我,我又把他們給打了,後來把那對父女帶回了府中安置,現在還住在府裏。“

“這巡防營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居然還敢動我的兒子,不過以你的身手,若是死在巡防營那十幾個人的手裏,為父也不會替你惋惜的。“

石閔尷尬的看了看石瞻,小聲問道:“父親不會怪我惹事?而且聽說漢人打羯族人死罪。“

“嗬嗬,這等小事,就算有人去陛下那裏告你,陛下也不會殺你,再說了,為父教你行俠仗義,心懷天下,為的就是救漢人,豈會怪你?“

“那就好……“

“被你救回來的父女,你好生安頓,府上什麼都不缺,至於那民女的父親養好傷,何去何從,由他們自己決定。“

“孩兒明白。“石閔默默點頭。

父子二人騎著馬,不知不覺就到了將軍府門口,徐三和另外兩個下人已經在門口等候了,見石瞻和石閔回來,連忙上去牽馬。

“將軍,您終於回來了,快回屋吧。“徐三將馬韁繩遞給一個下人,然後提著燈籠引著石瞻往裏走。

“徐三,我長期不在府中,這家裏全賴你打理,辛苦了。“石瞻邊走,拍了拍徐三的肩說道。

“將軍說的哪裏話,若不是當年將軍在大街上救了我,我早就餓死街頭了。隻恨當年與匈奴人的戰鬥受了重傷,至今不能舞蹈弄槍,所以不能再跟著將軍上戰場殺敵了。如今在府中管理一些瑣碎的事情,與戰場上以命相搏,已是輕鬆不少,又豈會覺得辛苦,倒是將軍您常年在外征戰,身體定是疲勞,這次回來,一定要在家多待些日子,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我戎馬半生,早就習慣了,太安逸的生活反而讓我渾身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