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說!匈奴人是不是去了雲中!”石遵連忙問道。
“今日午時,匈奴人攻打雲中城,目前戰況不明,但是匈奴人來勢洶洶,守將盧海龍請求殿下發兵支援。”那人說著,遞上了一封奏報。
“行了,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石遵接過奏報,朝那人揮揮手說道:“等下!召集副將以上前來商議!”
“是!”
片刻時候,石遵的屋裏坐滿了大大小小的將官,石遵問道:“現在雲中城被匈奴人圍攻,但是外麵有三萬匈奴和羌族的騎兵,還有一萬人從河西那邊過來,最晚明日這個時候就會到達李城,你們說,這仗怎麼打?”
石遵說完,眾將立馬議論開了,各種說法假設,眾說紛紜。
“殿下,眼下的形式誰都知道,一旦出城,咱們麵對的就是四萬匈奴和羌族的騎兵,李城現在四萬兵力,其中兩萬還是步兵,貿然出擊絕對沒有勝算!”其中一個副將說道。
“剛剛殿下說了,第三路匈奴人最快明天這個時候才能趕到李城,李城城牆高十丈,外有護城河,匈奴人僅僅一萬騎兵,想要拿下李城怕是沒這個本事。”另外一個人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什麼?現在出擊增援雲中?”石遵問道。
“雲中一旦失守,匈奴人極有可能再次集中兵力攻打李城,依末將之見,雲中被攻,咱們不能坐視不理,可派兩萬騎兵全部出擊,一萬五千步卒緊隨,另外,派人去雁門關搬一萬騎兵助戰,如此一來,在兵力上就與匈奴人旗鼓相當。”
“李城隻留五千人把守?這樣未免太冒險了一點。”有人不同意這個副將的觀點。
石遵一邊聽著眾人的觀點,一邊思索如何應對,在屋裏走來走去。
就在這時,屋外一個士兵跑了過來稟報:“啟稟殿下,去鄴城的人回來了!”
“讓他進來!”石遵立馬抬頭說道。
一個士兵在兩人的攙扶下,走了進來,顯然一路拚命趕路,累的隻剩下半條命。
石遵走上前問道:“父皇那邊怎麼說?”
那個傳信的士兵一臉疲憊,跪在地上,喘著粗氣緩緩說道:“回稟殿下!陛下……陛下已經派了王世成率一萬騎兵日夜兼程增援李城。”
“殿下!有這一萬騎兵,咱們的勝算就大大提高了!”剛剛慫恿增援雲中的那個副將喊道。
石遵是個極愛麵子的人,靠石瞻的人馬增援,他打心眼裏不願意。但是戰局瞬息萬變,石遵心裏清楚的很,眼下靠他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扭轉戰局。而石瞻的一萬騎兵,戰鬥力比他的部下要高,關於石瞻的治軍帶兵能力,這一點他從未懷疑,盡管他一直不服石瞻。
“他們什麼時候能到?”石遵冷冷的問道。
“按照……按照陛下的旨意,最晚……明天上午……”那人還沒說完,便累的昏死過去。
“把他抬下去休息。”石遵對手下吩咐道。
剛剛兩個扶他進來道人,連忙七手八腳的把人抬了出去,眾將紛紛看著石遵,等待他拿定主意。
“此去雲中,騎兵最快要大半天的時間,王世成的人馬最快明天上午才能趕到。”石遵盯著地圖,邊看邊默默說道。
眾人不敢說話,他們了解石遵的脾氣,隻能等著石遵做最後決定。
整個屋子陷入了沉靜,忽然,石遵轉過身,對眾將說道:“步卒一萬五千人,騎兵兩萬人,即刻發兵,增援雲中。”
“可是殿下!外麵至少有三萬匈奴和羌族騎兵!咱們貿然出擊,會不會不妥?末將認為還是等援兵到了再說。”
“不可!你這時要害死殿下!雲中危急,增援刻不容緩,待援兵趕到,稍作休整再增援雲中,怕是匈奴人已經攻進雲中城了!到時候陛下追究下來,誰承擔的起?”
石遵微微一笑,對眾人抬手示意,說道:“本王已經有了打算,傳令下去,即刻點兵出發,不過騎兵不要走的太快,得讓步卒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