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抗聯鐵血英雄——陳翰章(1 / 3)

抗聯鐵血英雄——陳翰章

人物

作者:王遠程

“鏡泊湖水清亮亮,

一棵青鬆立湖旁,

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漢,

看見青鬆,

忘不了將軍陳翰章……”

清清的鏡泊湖畔,至今回響著人們耳熟能詳的一首歌頌抗聯鐵血英雄陳翰章將軍的歌。

現年80多歲高齡的敦化黨史資深研究員楊明穀老人對陳翰章將軍記憶猶新。楊明穀說:“那時我在額穆小學念書,日本人隻要一聽說陳翰章的名字,都嚇得心驚膽戰。陳翰章的部隊是抗聯隊伍裏每年出來作戰次數最多的部隊。”

作為一名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陳翰章是東北抗日聯軍1路軍的著名將領,戰鬥足跡踏遍了鏡泊湖跨越的吉、黑兩省廣大山區。在那裏,他指揮抗日遊擊英雄們,殲滅了數不清的日偽軍,為中華民族立下了赫赫戰功。

陳翰章,1913年6月14日出生在吉林省延邊敦化縣城西半截河屯(今翰章鄉翰章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1921年,陳翰章入私塾讀書。

1925年,入讀敦化城內私立宣化小學,被譽為“敦化小才子”。

1927年,入讀敦化敖東中學,曾主編校刊《敖中》。

1930年12月,陳翰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敖東中學。

畢業典禮上,他在黑板上寫下“趕走惡狼”四個大字,進行慷慨激昂的抗戰演講。“同學們,假如我的理想因為被帝國主義的侵略而打破的話,我將毫不可惜。為了祖國,我一定投筆從戎,用我手中的槍和我的鮮血、生命來趕走敵人!”這是一個初中畢業生發出的豪邁誓言。

他的演講被一個叫渡邊乙二的日本特務發現並告密,日本憲兵隊企圖抓捕陳翰章。所幸陳翰章提前得到消息,及時脫身,從此投筆從戎,走上抗日救國之路。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9月23日,敦化淪陷。為喚醒人們的抗日覺悟,陳翰章去敦化民眾教育館擔任講解員。

1932年4月,陳翰章告別新婚不久的妻子,經人介紹到王德林統領的抗日救國軍司令部工作,結識了在救國軍任參謀長的抗戰名將周保中。在周保中的培養教育下,陳翰章進步很快。入伍不久,即任戰地鼓動隊長。同年10月,救國軍兩次攻打寧安。在強渡牡丹江戰鬥中,他的表現英勇頑強。戰鬥結束後,經救國軍前方司令部宣傳長、秘密特別支部成員王潤成介紹,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年僅20歲的陳翰章已升任救國軍總部秘書長。1934年春,陳翰章被派往北平、天津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爭取關內人民的支持。同年6月,調任綏寧反日同盟軍工農義務隊政治指導員。

在頻繁的戰鬥中,陳翰章結合實際的鬥爭經驗,鑽研黨的政策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注重部隊內部及廣大群眾的宣傳教育和團結,對敵人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

1935年2月,陳翰章任東北抗日聯軍5軍2師參謀長,率部在寧安、額穆、敦化、蛟河等地作戰。為了動搖他的抗日意誌,日本憲兵隊敦化分遣隊,逮捕陳翰章之父陳海及妻子鄒氏,命二人勸陳翰章投降,並派特務跟蹤,輾轉到寧安縣鬥溝子一帶,找到陳翰章部隊。陳翰章父親則堅定地表示: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要抗日就不能苟且偷生!敵人懸賞重金捉拿陳翰章,他將計就計,巧妙地將前來勸降的偽吉林省警務廳警備科長、偽敦化縣副縣長等4個漢奸處決,振奮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