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於工程或者管理什麼的,劉壯壓根就是一竅不通。幸好,黃祖玉、黃家榮父子確實把這個工程當成了打開秦岡市場的樣板工程。再加上內有蘇律在努力監督,外又有李鐵錚在幫忙,所以直到現在,還算是一切順利吧!
尤其是這個蘇律。不得不說,此時“四小龍”裏職業工人的素質,確實要比大陸高過一截,更不要說秦岡地區還沒有什麼工人呢,甚至連農民工都沒幾個。這完全不像二十年之後,除了職業經理級別的,港台地區還能和大陸的媲美。如果比工程師或者熟練工人?他們那個地方有嗎?
所以就怕貨比貨,雖然蘇律也是初出茅廬,可以說完全沒有經驗。但其勤奮的程度和提高速度?那簡直就是鶴立雞群了。
“蘇先生!工程的進度我還是放心的,你們確實做得不錯。不過我想問問,還有什麼困難嗎?”劉壯微笑道。
“劉少,不用客氣,叫我小蘇。”蘇律倒是來了個很後現代的稱呼,讓劉壯一時都有些不習慣,“其他倒沒什麼。就是一建的許老板來找幾次,想要我們提前付款。聽說一建的工人在鬧,想把拖欠的工資拿回來。”
“嗯?我們可從來沒拖欠過工程款啊?都是按合同規定按時打款的?”劉壯奇怪道。
“所以說許老板要我們提前付款。”蘇律笑了笑,“聽說以前拖欠工資的時候,那些工人倒是安心拿著最低生活費。可是現在一建有工程了,他們反而害怕工資拿不到呢,都想趁著有錢拿回欠款。”
一聽是這樣,劉壯就輕鬆了下來:“你看看,你們資本主義的嘴臉又露出來了。怎麼能幸災樂禍呢?工人階級也不容易。反正……我們按合同辦,沒什麼提前付款的事。”
“嘿嘿!”說了半天,其實劉壯和蘇律的意思是一樣的。蘇律接著彙報,“劉少,這招工也應該進行了。在安裝設備的時候,新工就可以在現場學習。”
“咦?”劉壯頓時就有些納悶。自己可是小股東啊?不是說管理是由港方來嗎?自己幫幫忙是可以,可怎麼能越俎代庖地去主持招工呢?尤其奇怪的是,這蘇律不是港方代表嗎?怎麼這事倒是向自己請示了呢?
而蘇律也看出了劉壯的疑惑。他連忙解釋道:“劉少!老板說了,您熟悉秦岡,所以這事就要您幫忙了。”
其實說這話的時候,蘇律自己也正在納悶呢。
是否還記得?當時楊逸海有一筆外彙在香港進行金融投資,其中就有劉壯的一小部分?而這次合資找的正是那家香港投資行。
所以這次“出口轉內銷”的投資,那家香港投資行不過是順便幫忙,賺的那些傭金也不過是些“茶水費”,並不放在他們眼裏。於是那家投資行的老板就隨便派了個手下(就是豬肉榮)跑一趟秦岡,再隨便找了個剛畢業的蘇律暫時擔任港方代表。然後……就諸事不管了。
而蘇律雖然隱約有些懷疑,但他並不知道詳情,當然更不知道實際的老板就是楊逸海。而楊逸海日理萬機,根本不會到秦岡處理具體事物。連紫苒都不可能常駐秦岡來招工。於是索性就把這件事交給劉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