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金將步入“對衝時代”(1 / 2)

“可做多可做空”的股指期貨推出,將徹底改變股票市場的玩法,對基金業來說,更將迎來“巨變”。這是參會嘉賓比較一致的看法。

投資模式被顛覆

4月16日,股指期貨正式亮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滬深股市從此進入一個全新時代。

期指首日的表現可以說是溫文爾雅,波瀾不驚,但第二個交易日(4月19日)突顯猙獰,全天連續暴跌。空頭資金第一次充分享受做空賺錢的快感,5月期指合約一天下跌233點,若開盤做1手空單,收盤盈利7萬元,單筆收益率竟高達40%,這與現貨市場的普遍虧損局麵形成鮮明對比。當然,如果在期指方向看反,19日做多期指的投資者損失更加慘重。

如果基金參與股指期貨呢?在4月19日這一天,如果基金經理做多,將遭受巨大損失;如果做空,則可以對衝基金在股市的損失。

楊文斌指出,股指期貨對私募的影響更大,將是“推倒重來”式的革命。因為私募追求絕對收益,要實現這個目標,股指期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對追求相對收益的公募來說,影響雖然稍微小一些,但是業績排名同樣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南郭先生”將露馬腳

另一位與會嘉賓的觀點更為尖銳。湘財祁年期貨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劉仲元抨擊說,在沒有股指期貨的時代,基金的交易策略太簡單了,基金經理做好選股票的工作就行,其他就是隨大流。大家跌我也跌,大家漲我也漲,你說我損失了30%?這有什麼,大盤都跌了40%,跌30%表現還是好的。所以基金經理在這種狀況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很多。

劉仲元認為,有了股指期貨就不一樣了,“南郭先生”露出馬腳了。

公募會套保而非套利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基金的投資肯定有影響,但是影響沒有那麼大。對於這些金融衍生品,基金都會比較慎重。公募基金如果使用股指期貨,一般也隻會以套期保值為主,而不是套利。”接受記者采訪時,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經理孫建波如是說。

在4月23日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股指期貨指引》發布之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經在備戰股指期貨。大成基金金融工程部執行總監高貴鑫表示,大成基金2010年年初就成立了股指期貨工作小組。股指期貨推出後,對基金公司的個股研究、行業研究和趨勢研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將在更大程度上得到重視。

高貴鑫告訴記者,對一種全新的金融工具持謹慎態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做錯了還不如不做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股指期貨推出初期,部分基金產品可能會在基金合同中增加可以做套保的條款,但預計也不會過分依賴股指期貨,除非真的看準了機會。譬如,在市場下行風險較高,而基金經理對持倉股票超越市場平均收益水平有足夠的信心,或者在持倉股票流動性欠佳的情況下,可能會利用股指期貨對衝市場風險。

證監會的態度可以說非常審慎。《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股指期貨指引》明確指出,基金投資股指期貨以套期保值為主,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不得參與。該指引還規定:基金在任何交易日日終,持有的買入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持有的賣出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基金持有的股票總市值的20%,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