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抓住危機中的機會(1 / 1)

經濟景氣和股市周期總在高峰和低穀之間不斷循環往複,在逆勢中若能頂住壓力,堅持長期投資,危機或轉化為將來的機會。

“天地真大,人真小,人怎麼自處?” 影片《白銀帝國》一開幕,男主角康三爺獨立於蒼茫天地間的這句自問,耐人尋味。

山西票號“天成元”掌控全國金融,兼營存放款,分號遍及中國各地,更遠至俄、蒙、日本及南洋,堪稱清代富可敵國的“金融大鱷”。《白銀帝國》以“天成元”這一商業帝國康氏父子兩代人的傳承為主線,展示了晉商與眾不同的仁義精神。

影片開始不久,“天成元”天津分號即因康家老四夫人被綁架而陷入民眾蜂擁擠兌的危機中。為人正直且頗具經營天才的北京分號戴掌櫃與康三爺臨危受命,支撐大局。戴掌櫃說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話:“危機就是危中有機,危機處理得好,可以獲得平時很難得到的聲譽。”事實正是如此,“天成元”平安度過危機後,聲譽更勝往昔。

突如其來的危機可能讓許多人和企業從此一蹶不振,但危機的同時也意味著“危中有機”。對於投資而言,能夠克服心理恐懼,大膽抓住危機中難得的投資機遇,就有可能在未來收獲超乎尋常的回報。

2008年全球股市的投資氣氛導致人心惶惶,可謂上演了一部活生生的“金融災難大片”:華爾街噩耗頻傳,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歐洲經濟增長也快速惡化,全球各主要股市皆遭遇了恐慌性拋售潮,就連基本麵仍然良好的亞洲經濟也受到不小的波及,作為新興市場代表的中國股市更是遭遇了罕見的單邊暴跌。

其實,經濟景氣和股市周期總是在高峰和低穀之間不斷循環往複,隻要投資者在艱難的市況中還能堅持投資,不輕易放棄,那麼眼前的危機很可能就是將來的機會。

長期投資正是應對危機的一大法寶。曆史上,美國經濟曾經多次出現衰退,但衰退期的長度遠小於上漲期,股市仍有很大比例的上漲。統計數據顯示,從1900年開始,美國經濟大約有24%的時間處於衰退期,衰退期的平均長度為14個月;經濟上漲則要漫長很多,所占時間比例約為76%,平均長度為45個月。而且,在所有的衰退期中,股市有四成時間上漲,最近10次衰退周期中更有6次回報為正。當衰退期結束後半年,股市表現正麵的比例更是高達九成。由此可見,在逆勢中,投資者若能頂住壓力,堅持長期投資,回報的前景是無需過分擔心的。“股神”巴菲特在此次美國經濟衰退發生一段時間後號召國人買入股票,絕非忽悠之舉。美股2009年觸底以來的強勁反彈,道指重新突破萬點大關扶搖直上,早已證明了當時勇於買入者是多麼的眼光獨到和具有魄力。

看看亞洲的情況吧。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摩根士丹利亞洲(不含日本)指數從最高點下跌了超過六成。但在經曆了以後的幾次危機以及2008年以來的大幅下挫調整後,摩根士丹利亞洲(不含日本)指數自1988年至今,仍然上漲了近350%。中國股市2009年更是上演了驚天大逆轉的巨大反彈。要知道,危機帶來的不僅僅是壓力和挫折,也是長期投資者難能可貴的曆史機遇。

在經濟衰退的危機時期,敢於抓住危機中優質股票被錯殺的機會並堅持長期投資,贏得良好回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事實上,隻要你真正信仰長期投資理念並能夠持之以恒,那麼,股市的短期下挫對長期投資回報的影響其實是不足為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