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遜根本不理會他的太太。
“但萬一那隻是一個年幼的孩子……他或許隻是因為一時頑皮呢?”妻子繼續哀求著丈夫。
“小孩也一樣該受到應有的懲罰,與其以後犯下更大的罪行,不如現在就解決掉。”傑克遜仍是一臉的冷酷。
“可是……我們並沒有丟失或損失什麼重要的東西呀?那又何必……”
“笨蛋!”傑克遜暴跳如雷。
“等到那個惡賊偷走了我們所有東西時,後悔就來不及了!”傑克遜對自己的作為非常滿意,正準備離開房間時,不小心腳絆到了椅子,頭撞在了堅硬的衣櫃角上昏了過去。
過了好一會兒傑克遜才從沙發上蘇醒過來,兒子見了忙跑過來蹲在傑克遜的身邊說:
“太好了,爸爸,你總算醒過來了。我馬上去給你倒杯你最喜歡的XO來,好嗎?”
財富感悟
害人之心不可有,如果一個人隻想著算計和陷害他人,到頭來會連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都失掉,甚至眾叛親離,想要在事業或生活中取得成功,就必須有顆寬容的心,隻有心胸豁達的人才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而取得進步。
故事159
村長與流浪漢
一位事業有成就的人士在向他人講述自己的成功時說:“從前有一個年輕人是個身無分文、四處漂泊的流浪漢。一次,他無意中漂泊到了一個偏遠的小村上,受到了村長的熱心招待。恰逢大雨天,村長屋前那條所有村民的必經之路,頓時變得泥濘不堪,使來往的村民隻有繞道行事,可有些人為了圖方便,竟從村長的花地上一路踩過去。看到地裏鮮豔美麗的花兒被他們踐踏得如此慘不忍睹,流浪漢很是替村長感到心痛並為其打抱不平,他頂著大雨守護在花地邊兒上,督促著人們繞道而行。不一會兒,村長便擔著兩大筐煤渣過來了,默默地將其鋪灑在了泥濘的小道上。
流浪漢非常疑惑,並用不解的目光看著村長,但村長隻是以笑而答。由於小道上灑滿了煤瘡,於是村民就又都從小道上直接走了過去,而沒有人再去踐踏花地了。村長耐人尋味地對流浪漢說道:‘這就是關照別人等於關照自己的道理。’流浪漢忽然猛地醒悟,他深深地記住了村長這番意味深長的話,這為他以後的成功起了莫大的幫助。而這個流浪漢就是我自己。”
財富感悟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會犯一些原本可避免的錯誤,唯恐自己吃虧而不願意向求助之人伸出援手來,甚至視而不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與其他人總有著密切的聯係,何不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人他人著想,或許先解決了他人的麻煩後,自己的困難也就不解而消了,因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故事160
開闊心胸
古時有一個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髙僧為自己談禪說道,開闊心胸。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婦人終於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隻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什麼?”
“氣也沒有辦法呀。”
“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財富感悟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故事161
釘子
有一位年老長者,他一直在細致深入地觀察大自然,似乎他自幼年起就和大自然生活在一起,他幫助過大自然,給它裝上龍骨,他把大自然的變遷都收入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