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夏天,他又來到這個地方,向管理員指名要去年他雇用的那條獵狗。
管理員向他搖搖頭說:“那隻獵狗已經不行了。”同時用手指向牆邊,一隻狗懶洋洋地躺在那裏,眯著眼睛在曬太陽。他正眼一看,那不是去年那隻活蹦亂跳、英勇熱情的狗嗎?
“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他驚奇地問。
“是啊,本來那是一隻很好的狗。但是,後來有一位燕國的客人雇用它之後,覺得它非常好,應該給它改個名字。結果,名字一改,它就變成這副德行了。”
“改了一個名字?給它改了個什麼名字呢?”楚國人好奇地問。
管理員告訴他:“本來它的名字叫作‘鍾點工’,對不對?燕國人非要叫它‘總裁’。”
財富感悟
我們不應因為地位身份的變化而丟掉自己優秀的品質,更不能因為條件的改善而驕傲自大,放棄努力。
故事202
怕痛的石頭
有個著名的雕刻師傅準備塑造一尊佛像讓人膜拜,精挑細選後,看上其中一塊質感上乘的石頭,沒想到才拿起銼刀開始敲琢幾下,這塊石頭就痛不欲生,不斷哀號:“痛死了,痛死了呀,不賣再刻了,饒了我吧!”師傅隻好停工,任其躺在地麵上,另外再找了一塊質感差一點的石頭,重新琢磨,隻見這較差的石頭,任憑刀琢棒敲一概咬緊牙根堅忍承受,默然不出一語,師傅更加賣力,精雕細琢下,果然雕成了極品,大家稱之為傑作,決定加以供奉,供善男信女日夜頂禮膜拜。從此,該廟宇香火鼎盛,遠近馳名。不久,無法忍受雕刻之痛的前一塊石頭,被人廢物利用,鋪在通往廟宇的馬路上,人車頻繁經過,又要承受風吹雨打,實在痛苦不堪,內心亦憤憤不平,質問廟裏這尊佛像,說道:“你資質比我差,卻享盡人間禮讚尊崇,我卻每天遭受淩辱踐踏,日曬雨淋,你憑什麼?”佛像隻是微笑說:“誰叫你當初受不了苦,沒敲幾下,就哇哇叫!”
財富感悟
吃苦當作吃補。歲寒方知鬆怕,事難始辨人才。
故事203
一粒花生值一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食用油嚴重匱乏,因此,英國人就難得吃上油煎魚和炸土豆。那時,有一位政府官員坐飛機視察了當時英國的非洲殖民地坦噶尼喀,認為那是種花生最理想的地方。皇家當局聽到他的建議,便興衝衝地投資1萬美元要在那片非洲的灌木叢中開墾出1300萬公頃土地種花生。
可是哪裏知道,當地的灌木堅硬無比,大部分的開荒設備一碰就壞。花了很大工夫才開出了原計劃1/10的土地。英國人除掉了一種野草,後來才知道這種草是能保持土壤養分的,失掉它就破壞了生態平衡。花生種子若稍遲種下,光禿禿的新土就會被風刮走,或被烈日灼烤而喪失養分。
原計劃在這片新墾地上一年要生產60萬噸花生,可是到頭來總共隻收了9000噸。人們見勢不妙,遂改種大豆、煙葉、棉花、向日葵等。可是在那“馴化”的非洲土地上,這些作物竟無一紮得下根。英國於1964年終止了此項計劃,損失8000多萬美元,或者說每粒花生米的成本達1美元。
財富感悟
隻有做到對投資環境中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都了然於胸,才能保證有所收成。
故事204
狐狸與山羊
一隻掉進深井的狐狸,因為想不出逃脫的方法,所以就像囚犯般地被拘禁在井底。
此時,有一隻山羊因為禁不住口渴而走到井邊。當它看到井裏的狐狸,於是就問狐狸井水的味道是否良好。狐狸以歡欣的態度掩飾悲慘的處境,極力誇讚水質之優美並鼓勵山羊下到井底。山羊隻顧及口渴,而不假思索地往井裏跳。
等到山羊解渴後,狐狸告訴它目前它們所共同麵臨的困境,並提出脫困的方法。狐狸說:“你把前腳放在牆上,頭部低俯。我跳到你的背上,便可爬出這口井,然後再幫助你脫困。”
山羊一接納狐狸的這個建議,狐狸立刻躍登山羊的背上,抓住山羊的兩隻角,穩步地爬到井口,然後拔腿就跑。山羊痛罵狐狸毀約,狐狸則轉身大叫:“老笨蛋!假如你的頭腦能像你的須子那樣多,你將不會在摸清出路之前,就縱身往井裏跳,也不會讓自己置身於無法逃脫的困境中!
財富感悟
一個毫無主見的人隻能接受被人欺騙的命運,一個輕信的人同樣隻能接受失敗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