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研人員會幹各種普通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但是搶救一隻蠶也太莫名了!
梁婉清機智的找到一個借口。
“……孫教授,這隻蠶是我們實驗室花了幾個億利用最新的基因工程培養出來的新品種。隻此一對。如果它死了我們幾個億的經費就打水漂了!”
視頻那邊的專家這才打起精神來:“我不知道你們采用了什麼基因,但是我判斷它的基因裏應該有大量野生蠶的特性。”
夏秋心說這專家還真有兩下子。
“沒錯!”夏秋:“這跟它現在的情況有關係嗎?”
“嗯。”專家解釋道:“打個通俗的比喻吧,這隻蠶就像是一個長期營養不良的女子在孕期突然攝入大量營養,所以出現了各種並發症。你看,它這幾項指標都有些偏高……”
聽完一番冗長的分析後,夏秋最關心的是它還有沒有的救:“那應該怎麼幫它緩解症狀?”
“首先要降低這幾項關鍵指標。我可以給你們推薦一套療程。”孫教授接著說道:“但這隻是亡羊補牢。要確保它百分之百健康度過這個階段順利化蝶,還需要對它的幾個主要器官進行手術。”
繞來繞去又繞回了給蠶做手術這項仿佛不可能的事上。
孫教授隻能告訴他們理論上應該怎麼做,但是如何實踐就得靠他們自己了。
“……大概就是這麼個流程。如果你們真的決定做手術,一定要將手術的詳細流程記錄下來,這將是一篇轟動蠶研究領域的重磅論文。”
梁婉清:“如果手術成功我們會以孫教授你的名義給《自然》雜誌投稿。”
中斷視頻,梁婉清看向夏秋:“我們誰來動這個手術?”
“你來吧。”夏秋顯得信心不足:“你比較擅長微創手術。”
梁婉清比夏秋還沒信心:“微創手術需要解剖學的支撐。我對蠶的解剖學結構一無所知……你別為難我了!”
好消息是金絲蠶寶貴,但是普通的蠶要多少有多少。
在正式手術之前,夏秋買來了幾千隻蠶。
夏秋跟梁婉清在實驗室裏一口氣將這幾千隻蠶解剖了,心裏終於有了一點底。
最終還是由夏秋來進行手術,梁婉清則負責用顯微鏡監視手術過程為夏秋提供輔助。
夏秋本來是想在無菌的實驗室環境裏進行,但是小月阻止了他們:“就在這裏做手術吧。天天肯定想陪著她。”
“這……”
苗小月:“天天已經很老了,他成蝶後不吃不喝堅持不了多久。如果你把他跟女朋友分開,他可能堅持不到今天晚上。”
夏秋無奈的點點頭。
一邊是病危的母金絲蠶,一邊是化蝶已經一周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的天天。
夏秋在東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急救室也沒有碰到過這麼兩難的局麵。
夏秋用的是那根啟靈過的銀針,希望它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為這麼小的對象動手術,一絲一毫的偏差都是致命的,手術過程中,夏秋甚至連呼吸都暫時屏住了。
按照孫教授的建議,夏秋打開金絲蠶的腹腔後,先是對消化道進行了整體切除:化蝶後的蠶不再需要消化器官。切除消化器官可以大大減輕它的心髒負擔。
餘下的手術步驟要複雜的多,要求也更加精密。
夏秋屏住呼吸,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那毫厘之間的切口上。
天天似乎也感覺到了自己女朋友正在關鍵時刻,翅膀一動不動停在旁邊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