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用完晚餐送秦清蓉、賀晟明夫妻回府後秦懷衍將秦清漪送到了秦清漪的院子。
“哥哥可是有何話需要對我說?”秦清漪看著送她到了暖閣的秦懷衍問道。
秦懷衍嘴角微揚然後道:“今日我閑來無事,不知漪兒可否有空陪我小酌幾杯?”
秦清漪忙招來白蘭,讓她準備了些點心小菜並燙了壺椒柏酒,然後兄妹二人便在暖閣的熱炕上盤膝而坐,少了幾分束縛就像他們在北疆一般。
“漪兒,再過兩月你便要嫁入蜀王府,之後定是要隨蜀王前往蜀地就藩,日後這一南一北想必隻有年末回京述職之時方可一見,日後你既當了一家主母便也要擔一家榮辱了。”
秦懷衍的語氣中帶著點點的傷感,秦清漪不禁也有幾分難過。
“哥哥。”
秦懷衍手輕抬阻了秦清漪要出口的話語,“我與你說這些並非要讓你難過,隻是之前伯父與父親雖對你的婚事早有謀劃但確實未想到陛下會將婚期定的如此之近,如今你記憶全失再加上前些日子那些人的謀劃,我這便有些放心不下。”
秦清漪默然,這些事情那日穆天已經提點過她,她雖已有了防備但是卻也不敢完全的相信自己不會再被人算計,畢竟如今身邊的眾人以及京中的形勢在她腦中還是不太清晰。
“今日蓉兒是否有問過你婚後就藩一事?”
“姐姐也?”秦清漪想起今日秦清蓉的打趣心中一緊,莫不是連這位秦家的大小姐也?
“賀家嫡女今年年中進了東宮成了太子良媛。”
秦清漪嘴角帶著一絲苦笑,原來如此。
“本來,對於你失憶一事我並未覺得有礙,如今看來京中的形勢倒是比想象中的更加嚴峻,伯父與父親本不願讓你再牽扯其中才想著將你嫁於遠在蜀地的蜀王,如今看來宮中的這幾位倒是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了,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你失憶一事謀劃。”
“是清漪疏忽了。”
秦懷衍搖了搖頭,端起一杯椒柏酒一飲而盡,繼續道:“你自幼聰慧,又是太後娘娘與外祖母親自教導的,如今不過是吃了前事不詳的虧,明日你便遞牌子進宮,想必娘娘也早就惦念著你了。”
“我明日便向長姐遞牌子。”
“十五元宵佳節之日陛下定會大宴群臣,你雖是待嫁之身本不該再出席此類宴會,但太後娘娘疼你至深,想必定會讓你參加,到時京中四品以上官員親眷皆會出席,若再有什麼波折便真要貽笑大方了。”
秦清漪於心中暗暗記下,眼中滿是認真的問道:“哥哥,家中、王府可有什麼需要清漪留意之處。”
秦懷衍此時臉上已沒有剛剛的嚴肅,嘴角帶著一絲輕笑,正給自己倒著酒似不經意的說道:“安王府百年尊榮,乃是本朝唯一一家世襲不降的王爵,自然引惹注目,雖說舅父如今被陛下任命為中書令但曆代安王最主要的職務可是宗正寺卿,雖說世子早立,可大表哥身份也不低,側妻之子可不是庶子,又是淑妃娘娘親弟,這中間可有不少人比咱們自家還要著急關注著的。”
“可大表哥並不像……?”
秦懷衍自然知道秦清漪要說什麼,“大殿下府中最得寵的孺人姓林,三殿下的王妃乃是劉家嫡長女。”
秦清漪心中輕歎一身,果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安王府的側妃林氏乃是雲州上都護之妹,而大公子穆天的妻子乃是禮部劉尚書的兄長嫡女。
“像安王府這般世襲清貴人家尊榮足以,最主要的便是要會做好富貴閑人,外祖母一向睿智,咱們兄弟姐妹幾個哪個不是她看著長大的,大表哥與二表哥更是其中翹楚,一般人想挑撥倒也不是那般容易。”
秦清漪心中對此極力讚同,自家外祖母確然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女子,而這些歌孫輩也都未有分毫的紈絝之氣,特別是穆天與穆真,雖性格相差極大,但是卻也都是極聰慧的,若要被人利用隻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