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淩晨,秦淸漪隨著蜀王一同早起,一同去了前院的演武場練功,就連十皇子也被她挖了來,一日之計在於晨,一身武藝在於勤,她以前也是習慣了卯時起身練功的,隻是失憶後因著萬事不熟懈怠了,如今既然已在蜀王府安定下來了,自然也就要恢複每日清晨練功一個時辰的習慣,更何況如今還有兩人作陪。
練完功吃完早飯後,蜀王帶著十皇子去了前院政事廳,這也是昨晚他二人商量好的,十皇子懶散了幾日也該開始好好學習了,所以從今日起他便要早起練功然後隨蜀王到政事廳聆聽蜀地軍政之事,結束後由夫子授課,日後則是去韋氏族學上課,傍晚下學後去往秦懷毅處由秦懷毅點撥武功兵法,整的來說就基本上每日滿滿當當了。
秦淸漪用完早餐後換上了一身繁複的正裝,然後去到前廳聽三司六部女官回話。
“臣等叩請王妃娘娘金安。”
“平身。”
“各位大人如今可在府中安頓好了?”秦淸漪臉上帶著七分笑意問道。
“回娘娘的話,臣等已經安頓好了,各部也已經整理出了一個章程。”李司正作為諸女官之首上前回話。
“如此便勞煩各位大人將各部的章程彙集成冊遞交上來吧,日後便照章程行事,由李司正主掌,爾等隻需各司其職即可。”
“是,臣等遵命。”
“如今離端午佳節不過幾日,此次端午佳節不止要宴請蜀州城內各官員鄉紳還有南疆各地刺史、將軍前來,府裏的各處還等勞煩各位大人多多費心。”
“娘娘嚴重了,這些都是臣等應該做的。”
“姑姑疼清漪,清漪知道,有姑姑在清漪自然放心。”
李司正乃是太後娘娘身邊的寧壽宮管事大嬤嬤李嬤嬤的侄女,入宮之初便在太後娘娘身邊伺候,後來過了二十五歲迎來了出宮的恩典,誰知與她早有婚約的未婚夫卻已經另娶他人,心死的李司正便求了恩典留在了宮中,進了宮正局,她曾經伺候過蜀王有算得上是自幼看著秦淸漪長大的,所以當時給蜀王和秦淸漪選女官時太後就直接指了她做女官之首。
李司正本是一極嚴肅的人,但是秦淸漪這帶著幾分親昵幾分撒嬌的話語卻融了她臉上的板正,當年在寧壽宮的時候她便是在太後身邊伺候的,秦淸漪在宮中小住的時候便多是她在一旁伺候,她當時便是這般姑姑姑姑的叫著她,後來秦淸漪去了北疆,回來後她又在宮正局便不曾再見到,如今再聽到這熟悉親切的呼喚她怎麼能不心底柔軟呢。
“娘娘多大的人了,還衝著司正大人撒嬌。”棋心姑姑打趣道。
“棋心姐姐別說,多少年沒聽到這稱呼了,不過娘娘如今身份尊貴,下官可當不得這般稱呼了。”李司正依舊板正,但是臉上已經掛上了淡淡的笑意。
“清漪身份再怎麼變,姑姑依舊是姑姑,哪裏當不得。”然後秦淸漪看向其他的女官說道:“本妃知道你們全是南方人,大都是蜀地女子,如今回到了蜀州本妃自不能讓你們骨肉不相見,從下月起,每月的初十允許你們的會親,那一日你們的家人可到府裏來與你們相見,若是遠些的也可三月一見,連休兩日,家屬可在府內住一晚,你們今日回去便都可寫信本妃會讓府裏的差驛送到你們各自的家中去。”
屋內女官聞言各個滿麵驚喜,眼眶濕潤,她們都是入宮近十年的,宮裏製度森嚴,她們家裏有離得遠,所以都是從入宮之日起便不曾見過家人,如今聽到秦淸漪說能夠讓他們回親,她們怎麼能不激動。
“臣等多謝娘娘隆恩。”
“本妃軍政之事繁忙,必不得太多時間於內院之中,日後這府裏之事免不得要多麻煩各位大人,還望各位大人多多費心。”
“娘娘客氣了,這些都是臣等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