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開始接觸籃球,最初的目的是多蹦蹦多跳跳長得更高一些,的確起了些作用,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初中的籃球基奠,也讓自己比小朋友們一般跳的高些,意識也更強。
說到意識,就是眼力勁兒,無論是玩遊戲對隊友的支援,還是平常的生活發現對方的喜悅或者不滿,簡單說可以eq的一方麵,這是練不出來的,你排位匹配上百局,那僅僅是數據,即便是白金鑽石,仍然是黃金坑。而是需要主動去學,別說沒事兒,你就差距在這兒了。玩遊戲玩這麼久了都玩不明白,你可拉倒吧。
初二中午,因為下午有體育課,所以帶來了籃球。上課之前打會兒籃球吧!沒想到落地時踩到同學腳麵,崴腳了。記憶中這是自己第二次崴腳,第一次記著是小學,貪玩從牆頭跳下來,也踩到東西了崴腳了。前兩次沒有感覺中,就好了,持續了多長時間也忘了,我們大腦都有一個功能,就是盡力去屏蔽不好的經曆或者陰影,以讓我們更好的向前。
高中,遇到了一批誌同道合的小夥伴,嚴格管理的高中生活,讓我們都珍惜著每一次籃球的觸碰。高中改變自己最大的是遇到了言浩,他家是在我們縣城開眼鏡店的,聽說他爸還開著廠子,這個人不喜歡說話,特別傲,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不服就來戰,但人家是不會去主動惹事兒。言浩有個死心塌地的跟班,因為打球走沒走步的事兒吵了起來,曾經拿球砸過他,不過還是跟著他,跟班是他同學,長得特別高,性格慫,也不大說話,但愛笑。言浩家離學校很近,有走讀。所以每天,晚飯期間總會來打球,經常是自己投投且非常花式,他也不大打就是投。哎,我這個人嘞,也是不喜歡打,也喜歡自己玩,所以所以就投到一塊兒了。跟比自己優秀的人,一起玩能學到東西,我問他你是不是在玩:籃球街頭這款遊戲?雖然沒承認,但是動作相符不是偶然。我特別喜歡傳球,一直有一個宗旨:發揮成員的全部潛在價值。所以無論是我們班的還是其他班的,會玩的不會玩的都願意喊著我玩。
初中話還是比較多的,管不住自己,也沒想過為什麼要管住自己。上了高中開始遞減,遇見了言浩接觸的一年多開始自己也變得不喜歡說話,說的話也直線下降。
因為言浩打籃球太帥了,經常在宿舍喊:周浩真帥!真帥!。我下鋪:也喜歡籃球也經常一起玩,就是上了大學聯係少了現在在上海應該。他特別就是有種吃醋的感覺滿滿的嫌棄,就是說我,你跟他過去吧。
大學,從高三上來,籃球偶爾的體育課摸摸,很多也早就忘了,即便進球也是偶然。大一也遇到了喜歡籃球的夥伴,上升期沒想到腳崴了。如果能好很感謝這段經曆,如果不能那也是命有此劫,不氣餒也會走著向前。昨天做夢在跑一千測試,不知道怎麼著就堅持下來了,相信會有那麼個時間,在操場我也能跑完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