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輔具助力生活(1 / 1)

輔具助力生活

思想討論

上一期,向讀者介紹了輔具的意義,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從日常生活入手,向大家介紹輔具、輔具的功能和其所能傳達出的理念。

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睡眠,優質睡眠的基本條件,就是擁有一張舒適的床,而對於那些需要在床上度過更多時間的特需人群來說,對床的需求已經不再是舒適那麼簡單,而是更傾向於實用和適用。

當我們提到電動護理床時,首先想到的是醫院的ICU病房用床,它與各種用來救命的醫療設備、儀器相連,價格不菲。其實,國際上早已將電動護理床引入家庭和機構,給使用者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大大減輕了護理人員的負擔。

常見的電動護理床有從一個電機到四個電機不等的配備。

一個電機的電動護理床,實現背膝聯動功能。

這是電動護理床的基本功能,床體背板可在0°~80°範圍內、腿板可在0°~50°範圍內任意升降。這樣,一方麵可以保證在床升起時,使用者的身體不會下滑,另一方麵可以讓使用者在變換姿勢時,身體各部位受力均勻,不會因體位的變化而產生不適感。

兩個電機的電動護理床,增加床體上下升降功能。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絕對必要的功能。試想,當一個行動略有不便的人需要起床去衛生間、客廳、廚房時,他勢必要從床邊站立起來行走或借助輪椅走出去,如何不費力地站立以及在床和輪椅間實現順暢的移位就顯得特別重要。如果床過低或者過高,站立將變得困難;如果床和輪椅的高度不一致,難以自己實現移位,必須由他人幫助;床體上下升降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同時還起到其他的輔助作用:

端坐或站立。使用者起身後,通過調整床體高度實現端正坐姿吃飯或做其他活動,也可做好起身準備,幫助使用者自己站立。

墜床保護。與照顧嬰兒道理相同,為了防止嬰兒睡覺時墜床,往往嬰兒床加裝護欄且床高度較低。床體上下升降的功能將床體降低,從而減少使用者因墜床而發生骨折或其他風險的幾率。

護理。還是以照顧嬰兒為例,當父母給嬰兒更換紙尿褲時,會將嬰兒放至較高的操作台上,保證父母操作時是站立姿勢而非彎腰姿勢。同理,將床體升高至適合開展護理工作的高度時,護理人員的腰部負擔就會大大降低,能有效減少腰部勞損的發生幾率,同時也不會因為床體高度不合適而護理者用力不當,給被護理者造成不適。

移位。使用者在移動體位的時候,總是所在的位置高於將要移動到的位置,但一般的床和輪椅的高度往往不一致,比如床高輪椅低,從床向輪椅的移動就比較方便,反之則不那麼輕鬆。有了床體上下升降功能,床和輪椅可以實現匹配,使移動變得輕鬆。

三個電機的電動護理床,增加背、膝獨立升降功能。

這是一項人性化的功能,可以實現背膝聯動中的微調,也適用於有呼吸困難、骨折、靜脈曲張等特殊需求的人。

四個電機的電動護理床,增加床體上下傾斜功能。

這一功能除適用於三個電機護理床介紹中所含的特需人群以外,還適合高血壓、低血壓、賁門失弛緩症(如食物反流等)人群,此外,這一功能讓使用者的視線範圍與常人一樣,更有利於躺在床上的使用者讀書、看電視和與人交談,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因各公司產品不同,有的4電機產品采用左右傾斜功能用於防止褥瘡,本文不做主要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科技的發展使得人性化設計的護理床產品越來越多,但過度開發床上生活的功能或過度依賴電動護理床,都忽略了輔具的輔助角色。另外,任何輔具都不需要“一次到位”,否則就會產生輔具過度依賴和廢用綜合征,對被護理者來說,無疑是剝奪了他們以常態生活方式繼續生活的權利。

輔具助力生活,有關電動護理床的話題就談到這裏,下一期,我們就如何從床向輪椅無障礙移動向您介紹一款簡單而實用的輔具。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