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一族,向來都是大商王朝的宿敵,當年大商帝君帝乙曾多次征討,雖說幾次都將犬戎一族擊敗,但是這個族向來以“馬背上的民族”著稱,精通騎術和射術,擅長騷擾和奔襲戰術,位於大商朝北部邊沿。這幾年,大商地馬鐙、連弩等戰略設備逐漸流入了犬戎,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戰鬥力,犬戎一族狼也先決定親領大軍前來對峙。
原始元神異常強大,自然發現狼也先麾下也有不少厲害的角色,個個法力精深,背後似乎有實力深不可測的高人相助,而且這狼也先似乎也得到過異人相助,透過元神原始感覺到他體內有一股精元凝結,似乎又有一種劇毒的成分包含其中。
不過原始並不打算出手,他感覺到燃燈帶領著玉虛門人正在向著聞仲的大軍趕去,憑借燃燈道人的機敏才智,破開這些低等的道士的道術倒是輕而易舉,至於西方佛教的三位菩薩和十幾位羅漢,自然也不是他門人的對手。
聞仲乃是截教的第三代門人,修道資質極高,短短數年就修成了天仙高階,但是聞仲塵緣未了,當年曾受到過商朝先皇帝乙的大恩,為圖報恩,聞仲自願加入商朝甘願當國師一職。而截教教主通天道人知道聞仲乃是封神大戰的天命之人,對聞仲也很是照顧,命令其師金靈聖母將一“神眼”嵌入其額頭,此神眼乃是至寶,能上看三十三重天,下觀三界六道輪回地府,威力無窮。
聞仲深受皇恩,自此對於大商朝愚忠到一種癡迷的程度,卻是荒廢了道業的修習。不過聞仲的道業不在此處,通天教主早就發現著聞仲如當年的伏羲大神一般,天生的雷體,不過天機顯現時機未到,他也不曾發覺而已。
聞仲領命北征,一路勞累過度,到了犬戎族占領的邊境之地就安營紮寨休憩下來,以解戰士多日奔波的勞累,命令手下辛環等扼守營寨。
躺在營帳中,聞仲想到當年天子殷壽,聞仲有些欣喜。當今天子正處年少,但聰慧過人,驍勇善戰,勵精圖治,整個商王朝顯示出勃勃生機,如同鐵桶一般的王朝就是當年的商湯在世,也未有如此政績。一想到殷壽乃是自己親手教出的弟子,聞仲就忍不住地老來開懷。
是夜,一片靜寂。
翌日,聞仲推開營帳,整裝待發,卻隻見到一道祥雲托著美麗無瑕的尾巴劃過天際,向著那犬戎方向飛去,聞仲心情一下子大壞。眼看這道祥雲中一片五顏六色,聞仲知道此乃是大神通之人,但頗為遺憾的是這些道人是敵非友,當然身居如此神通之大修士,非他小小的天仙之境的高手能對付得了的。
閑來無事,聞仲高高掛起免戰牌,駕著墨麒麟出來鬆散心情。終於到了北海之上,但見遠觀山青疊翠,盡管山翠亞青山,參天鬆婆娑弄影,靠著峻嶺的懸崖陡澗,綠擒影搖玄尾豹,峻懸崖青鬆折齒,老龍腰望上看似梯絲鐙,望下看如穴如坑,青山萬丈接雲霄,陡澗鶯愁長地戶。
聞仲望著此山,留戀美景,驚歎道:“好一座惡山惡水,倒也可以作為靜修之所,隻是紅塵忙碌,何時得閑?”
“留戀凡塵濁世,卻非是仙道中人所為,聞太師錚錚烈骨,卻是不得大道,殊為可惜。”一個朗聲傳來,聞仲不由地望來聲看去。
見到一道人仙風道骨,麵如紅棗,身穿八卦仙衣,腰束絲絛,腳蹬芒鞋,說話間口齒中露出潔白的牙齒。
“相傳太師乃是大商貴臣,太師不在朝歌納福,來我淵龍島作甚?”道人見到聞仲神情有些恍惚,隨即問道。
“請恕貧道眼拙,不是道友法相,道友勿怪。”
這道人哈哈笑道:“太師莫急,貧道乃是淵龍島隱修,今日觀天象知大劫來臨,特出關一圖多年修為得以宏圖大展,今有幸得遇太師,此乃是天意使然。觀太師眉頭緊鎖,看似遇到難事,不妨說與我聽。”
聞仲聞言,恭敬一禮,這些隱修都有大神通,雖並非正統的道家妙術,但是威力確實莫大,觀此道一陣模糊,至少也是大羅金仙之上的修為,若能得到此道的幫助則大妙,即使不能得到幫助,也不能將其推至敵方,聞仲將憂愁之事說了一通。
這道人聞聽後,一臉的不屑道:“聞你之言語,好似西方左道搬弄神通,抑或是旁門左道之徒,太師不必擔憂,今有幸得遇太師,吾自將協助太師鏟除此輩。”
說完,又邀來幾位修士與太師一起前往北海而去。
這道士喚作天一散人,卻是北海一大神通修士,邀來的北海同住的幾位道士也非良善之流,太師隻覺得要麼渾身寒氣四溢,要麼火氣衝天,但是對太師聞仲,這幾位道士倒也恭敬,不過聞仲曾聽聞師傅說起,這些大神通者都要有敬畏之心,故而聞仲以後輩之禮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