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聞仲除妖 二妖暗謀武成王(1 / 2)

卻說聞太師東征大業卻進行的異常不順利,東伯侯薑文煥是個小將,但是卻深知不是聞仲太師這等久逢沙場的對手,所以他采取的對策就是避而不敵的政策。聞仲太師率軍所到一處他聞風而逃,聞仲倒是能從敗軍中殺個大勝,但屢屢見不到東伯侯的主力大軍,所以勝了也是小勝。

加上太師聞仲此次東征之時心情不佳,在一次被東伯侯偷襲後損失了一些兵卒後,聞仲終於下決心班師回朝了,這樣的添油戰術征戰實在不能讓東伯侯元氣大傷,隻能給敵將增加征戰經驗而已。

聞仲班師,紂王聽聞消失後自然率文武百官迎接。聞仲見到紂王一副勉強振作精神的樣子,心情變得更加差了。在回朝市集中,偶見百姓各家都紙幡飄蕩,白紙揮灑不停,聞仲心中甚為驚奇,一番詢問後,卻是比幹靈柩,故而大為驚訝。

比幹身為王叔,在朝歌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地位,而且他為人親善,經常能與百姓打成一片,故而深得百姓愛戴,他的無故慘死,所有人都憋著一股衝天的怒意。但見到紂王引領著大軍,百姓都回避不見,而且隱見在角落中商議的人群眼中飽含著的陰狠之意,讓聞仲心中膽寒。

進到朝歌城中,又見到鹿台高聳,光景嵯峨,與重臣詳談,卻才知曉如今朝堂光景,他心情就更加不用說了。

回府之後就閉門謝客,一連三日不出,卻隻是陳條勸慰紂王。

三日後聞仲太師上朝,遞上縮寫的奏章,陳書共有十條:第一件:拆鹿台,安民不亂;第二件:廢袍烙,使諫官盡忠;第三件:填蠻盆,宮患自安;第四件:去酒池、肉林,掩諸侯謗議;第五件:貶姐己,別立正宮,使內庭無盅惑之虞;第六件:勘佞臣,斬費仲、尤渾而快人心,使不肖者自遠;第七件:開倉麋,賑民饑崔;第八件:遣使命招安於東南;第九件:訪遺賢於山澤,釋天下疑似者之心;第十件:納忠諫,大開言路,使天下無塞塞之蔽。

此十條乃是聞仲費盡心血寫成的,但涉及到鹿台、費仲、尤琿和妲己這些,紂王皆不答應,看著紂王昏聵不堪但是神情異常堅定的樣子,聞仲不由地心中鬱鬱,本想拿出打王金鞭再次令其醒悟過來後做出正常決定,但是卻安於君臣之別,不能過分脅迫,隻好按捺下心思,計劃徐徐圖之。

這日聞仲在林中閑蕩,忽然看見一道綠光在空中旋繞不斷,他心驚不已,綠光所到之處,他隱隱間聞到一股腥臭的妖氣。忽然醒悟過來,當年雲中師伯進獻的千年桃木劍並未能斬除妖魔。聞仲斂氣屏住呼吸一路尾隨過去,卻見到一個宮中娘娘打扮之人引領著一夥野雞在林中棲息。

聞仲心中一愣,隨即一拍大腿忽然醒悟過來,聽口音這就是紂王寵信的另外妃子喜娘娘和姬娘娘,自己雖然不能在朝堂之上將這些妖怪扳倒,但是也可以在暗地追查將這些妖精收服了。

想罷,聞仲陡睜神眼,一道華光將這些妖怪鎮住,幾道火焰從神眼中四散著飛出,這些小妖小怪那能抵擋住這等三昧神火的襲擊,頓時化作了灰燼,聞仲心中竊喜間,突然那喜娘娘口中吐出一道綠光,將三昧真火逼回,化作一團綠光竟然飛出了聞仲的神眼罩定的位置,徑直向著宮內飛去。

喜媚引領的這些妖怪自然也都是她的子孫後代,被聞仲燒死讓她心中悔恨不已,與小白商量後,兩妖以聞仲倚老賣老要廢除她們的妃位為由哭求紂王將聞仲斬殺,但是紂王如何肯聽。

紂王雖然昏聵,但是心靈中依然保持著一點靈光,他當日被聞仲以打王金鞭和神眼喚醒片刻後,在其心靈深處下意識地種了一顆種子。再說紂王也知道聞仲乃是朝中唯一一個不偏不信的朝臣,而且是他的征討諸侯的利器,他說什麼也不肯。

聞仲暗殺了些小妖後,心中的怒火稍平,回到府中見到養子聞天,心中稍稍有些慰藉。當年在林中收了天降神將聞天後,聞仲就悉心照顧,而聞天也變現出非凡的一麵,從小跟隨聞仲習武看兵書,如今聞天已經十歲了。

兩人正在享受著父子重逢的天倫之樂,忽然聞聽手下人稟報說三仙子在外求見,聞仲聽說聞急忙親身出去迎接,果然是三仙島雲霄師伯,碧霄師叔和瓊宵師叔。

瓊宵一馬當先,進入府中對著聞仲大喊道:“小蚊子,你怎麼混得那麼慘啊,比我們宮中的所有人都老了,來,師叔賜你仙藥,還你青春!”

聞仲聽後,額頭幾個大汗珠往下隻掉,心中暗想如果我在幾十萬歲還如同一個小孩子一樣,那我在宮中會被人當作老妖怪的,但是急忙謝道:“多謝小師叔賜藥!”伸手將仙藥拿在手中一口吞下,頓時從胸腹中飄出一股腥臭的紅塵之氣,一個翩然的少年形象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