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紅“style”,你懂嗎?

企業聲音

作者:王巧貞

川紅集團不是選擇經銷商,而是選戰略合作夥伴。雙方要牽手,必須有高度統一的價值觀,統一的市場步伐。

隨著由福建金駿眉帶動的紅茶熱複興,喝紅茶,近年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酒傍水,茶依山”,產自中國三大高香工夫紅茶故鄉之一宜賓的川紅工夫,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獲多個國際獎項,曾兩度走進中南海,並大量出口至前蘇聯和歐洲。午後紅茶時間曾是一個優雅生活的符號。

由於體製的原因,上世紀末,宜賓茶產業由盛轉衰,退而固守宜賓本土。經過多輪國退民進,宜賓茶廠涅槃重生,2010年12月,宜賓市外貿金葉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宜賓茶廠)、四川林湖茶業有限公司等骨幹企業組建宜賓川紅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川紅集團高舉重振川紅工夫之大旗,同時融入現代經營理念,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完美融合,決意重拾茶馬古道之榮光,讓川紅工夫走出四川,走出國門。如今的川紅集團之“style”,你懂嗎?

摒棄奢華,定位大眾

在業內為數不少企業還沉浸於傳統茶文化的虛幻中,將喝茶這件事神化、玄化的時候,川紅集團已經將文化的傳承與企業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走近消費者,接上了地氣兒。

無論是尋常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文人雅士的“琴棋書畫詩酒茶”,有史以來,茶都是日常生活品。然而,近年中國茶行業奢華鬧翻天,動輒幾千上萬的價格讓消費者敬而遠之。川紅集團回歸商業的本質,決定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紅茶”,把茶做成飲品而不是奢侈品,將產品定位於大眾消費群體。

川紅集團認為,做茶是放心產業,更是良心產業,企業的責任是用最好的原材料和最安全的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一流的產品和一流的精神享受。為此,川紅集團建立了全產業鏈追溯體係,10萬畝茶園每年8000噸茶產量,保證每一片都安全,無公害。

定位準確,產品安全,品質無可挑剔,川紅集團很快受到消費者的熱捧,商家的青睞。

化繁為簡的產品線

戰略就是在競爭中強迫自己有所取舍,其實質是決定自己不做什麼。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有一個或幾個合適自己的產品,讓產品成為企業的精神象征,而非一大堆看似無所不有實則雜亂無章的產品線,可以將有限的力量聚焦在有限的產品上。川紅集團由多家公司重組而成,旗下品牌眾多,覆蓋紅茶、綠茶、黑茶等諸多品類。產品上如何取舍,考量著集團領導人的智慧,也決定著企業未來的市場地位。銷售與市場雜誌社與旗下的中國茶企領袖俱樂部,為推動中國茶行業的健康發展,樹立茶行業標杆,為川紅集團精心推薦了與企業戰略理念相一致的營銷專家,希望將川紅的戰略目標落在實處,打造茶行業第一家用快銷理念來組織運營的企業。

在營銷專家的指導下,以陳崗為首的管理層,經過廣泛的調研論證,做了一道完美的減法題——“棄綠、守黑、攻紅”,將企業的產品線聚焦於紅茶,以高端產品“長江紅”樹品牌形象,以現金牛產品“紅貴人”衝銷量,以搶量產品“川紅工夫”打價格牌。簡單而全麵的產品線組合,覆蓋各個消費層,不同層麵單品突進,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作為傳統茶企,川紅集團也深知,茶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繼承發展,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茶、愛上茶,茶文化的傳承才會真正擁有現實基礎,茶行業也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川紅集團通過自主創新、校企聯合,研發出茉莉花紅茶、梔子花紅茶、桂花紅茶等針對年輕消費者量身打造的產品。時尚的包裝、親民的價格、簡單快捷的衝泡方法,使得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