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吹動,掀起湖邊柳條的起舞。一兩對燕子忽高忽低地從湖麵飛過,陡然間又消失了不見。
正是江南春光之際,地處長江以南的江州,此時正蕩漾在春風之中。
江州有名的達官貴人居住的“青湖”一帶,景色優美,堪比京都臨安的“西湖”有過之而無不及。大霧籠罩的清晨,如若乘船蕩遊在湖中,如在仙境。
在青湖旁的一座宅院內,一個少年郎正手持木劍,一招一式的練習比劃著招式。隻見他或憑空躍起點刺,或回身反手一挑,年紀輕輕,招式卻也老練。這男孩身旁立著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者,須發皆白,看著那少年郎,時不時摸摸頜下的胡須微笑著點著頭。
這少年名叫蕭楓,年僅十五,確切的說,還不到十五。就在此時,那一直站在一旁觀看的老者忽而撿起地上的一根樹枝,口中說道:“楓兒,接為師一招!”話未畢,身已直入,手中樹枝直逼蕭楓拿劍的手腕。
蕭楓早已知曉這位師傅會在他練習的時候出其不意的出手考驗他,是以早有準備。聞聲並不慌張,而是就地一滾的同時用劍隔開了刺來的樹枝,同時右腳往前一伸,左腳順勢就往那老者手腕處踢出。這一招有個名兒喚作“攻防交換”,倒也的確使人出乎意料。
但老者既是蕭楓的師傅,豈有連這等招式也化解不了的?當下不躲反進,手上樹枝轉個彎,依舊直擊蕭楓手腕而來。這一來,儼然已經有要“兩敗俱傷”之勢。蕭楓見狀大吃一驚,想要收腳躲開,奈何已經踢出了,隻好再度就勢一滾,堪堪躲開了老者的再度一刺,而這一下神情則顯得極為狼狽。
老者得勢不饒人,手中樹枝再度回轉往蕭楓後肩襲來。蕭楓滾出時雖有些狼狽,但也已有所提防。當下一個“神龍擺尾”身朝天往後仰,右手橫劍便往老者腰上掃來,這一來一去,竟瞬間有反敗為勝之勢!
老者見識大喝一聲“好”,手上不慌不忙,起身一躍躲開蕭楓一掃,手中樹枝急往蕭楓麵門而來。這一下蕭楓見狀再度大驚,可又已經沒有回旋化解的招式。隻好迅速的一個“鯉魚打挺”起身躍起,哪知腳下沒著落,給地上的石子一拌,臉朝地摔了個土灰臉。
老者收招落地,見狀哈哈大笑道:“嗯,楓兒近些時日來進步愈發快了,已經能夠在為師手上走10招左右了。不錯,不錯!隻是你招式雖活,應對也從容,但未免因修為日短,力道不足,對敵之時難免要吃虧在此。”
蕭楓一咕嚕從地上爬起來,抹了抹臉上的灰,憤憤不平道:“師傅你耍詐,剛才那一招你明明可以躲過的,卻為何偏偏要強行反刺我!若不是我怕傷了師傅,我雖然也要被你刺中,但隻怕你也要被我踢中了!哼,反正徒兒不服!”蕭楓話中帶著不滿,語氣略顯稚氣,但聲音洪亮,一雙眼睛更是炯炯有神。
老者聞言不怒反笑,摸著蕭楓的頭道:“楓兒此言差異!你以為你真能踢到為師?即便如此,以你目前的力量,你覺得你能傷了為師?更何況,與人敵對,容不得任何的猶豫顧忌,招式要在瞬間作出分析應對,哪有有什麼無不無賴之說的。這一點,你以後會慢慢明白的。”
蕭楓聽了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望著老者說道:“師傅,那您什麼時候教我修習內力之法呢?”
老者聞言一時陷入了沉思,兩眼望向了天邊的雲際,往事開始在他腦海裏慢慢浮現:
那是1234年的一個冬夜,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金朝的最後一個防禦點蔡州城的時候,一對年輕的夫婦抱著一個嬰兒在十幾個蒙古軍的追拿下艱難地逃生。而就在那時,老者現身救下了這對夫婦以及那個嬰兒。這對夫婦為了保護嬰兒活命,已經是極度的疲憊不堪,再加上在戰亂中受了重傷,已經命在旦夕了。在老者接過嬰兒的一瞬間,那對年輕的夫婦已經沒有氣了。老者救下嬰兒,在嬰兒的脖子上看到了一件掛著狼圖騰的吊墜,而這狼圖騰的背麵刻著兩個字——蕭楓——嬰兒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