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邊陲,有一小國,名曰大理。大理段氏王朝鼎盛時期的疆域,霸占了如今整個雲南和貴州,以及四川西南部,緬甸北部還有老撾與越南等少數地區。
它與中原王朝的後晉、南北朝、隋、唐、北宋以及南宋共存長達三百多年,終於1253年被忽必烈帶兵滅國。但大理段氏並未從此絕跡。忽必烈建元朝之後,鑒於段氏在大理的力量強大,任命大理段氏世代襲承總管之職,仍舊統領大理地區又長達百餘年。
如今的大理國國王是段興智,此人於去年(1251年)繼位。說段興智也許大家不認識。但說起段智興,相信許多看過《射雕》的人應該記得。段智興便是書中的“南帝”,即一燈大師。這段興智便是段智興的曾孫。
《射雕》裏形容一燈大師為人聖明,出家為僧。但據《滇史》記載,此人並未出家,且在位時期大修寺院多達60餘座。小小一個大理國如何經得起這般折騰,加之國內高氏掌權,此後國力日漸衰弱。
“南帝”之後國力已不複當年。加之八年前(1244)蒙古南下進攻關中逼近大理,時在位國王段祥興派高禾出兵前去抵擋,結果大敗而歸。若非蒙古因窩闊台(時蒙古大汗)之死撤兵,隻怕大理國當時便已不複存在。
大理西北是吐蕃,東北又是大宋,往南又是鬱鬱蔥蔥的緬甸大森林,實則沒有更多發展的空間。能躋身於列強之下延續三百餘年,已然非同小可了。況且大理曾被高氏奪權,後高氏複又歸權於段氏。說明段氏在大理國乃至麵對其他的政權也自有一套生存的手段。其中有一點,那便是他們似是武林中人而又非武林中人這樣一層特殊的身份。
天剛剛拂曉,從騰衝趕往大理的官道上,一輛馬車正緩緩地朝前趕路。左邊樹林裏充斥著嘰嘰喳喳的鳥叫聲。
馬車裏的人似乎很有來頭,前後各有兩匹馬保駕護航。
前麵的左邊馬上之人手裏拿著一板鐵斧,滿臉胡須,一雙眼睛總是瞪得老大,顯得有些嚇人。另一人手持一杆判官筆,麵容清秀,一副書生模樣,沉默寡言。
後麵那兩人,一個穿著一身銀光鎧甲,手持一柄吐蛇槍,英姿颯爽,盈盈帶笑。另一人則身上沒有帶任何兵器,但一雙眸子卻精亮得嚇人。
這四人不是別人。正是大理國的段家四大護法——鐵斧老三朱瑞林,判官老二吳常青,鎧甲老四高旭,奪命手老大張義全。
這四人不僅在大理名聲顯赫,便是在中原武林中也是頗有名聲。且因其是大理國段氏家族的特級保鏢,所以身份顯得特殊。
而這馬車之上,坐的不是別人,正是當真大理國的清雲公主段菲芸。
這清雲公主是何來頭。卻還得從當今大理國的王妃曲紅燕說起。
原來當年“逍遙七俠”解散之後,曲紅燕隻身去了大理。當時大理還在段興祥手裏。段祥興此人名氣不大,但卻如當年文安帝段正淳一樣,酷愛尋花問柳。
當時曲紅燕被柳葉青劃傷臉頰,雖帶了麵紗,但卻並不影響曲紅燕的窈窕身姿和那股嫵媚風情。段祥興一見麵便被曲紅燕的那股風姿所吸引。一見鍾情,直接納為王妃。曲紅燕四十歲時為段祥興生有一女,便是這清雲公主段菲芸,如今也不過十七歲。
曲紅燕得寵後宮,其女段菲芸也集千萬寵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