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興智公布公主今日因病未能來參加生宴,改行他日再行補辦。許多人雖然覺得詫異,但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這生宴是段興智要求大張旗鼓地舉辦的,他既然說今天不行改天補辦,那就改天補辦唄。
這其中,有些人覺得錯失了機會;還有些人卻又暗自慶幸著什麼。
大理國時至今日,已再不是再出能在夾縫中生存不倒的頑強之國。外圍的形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大理國卻仍舊留守著祖宗留下的基業而一成不變。
這樣的境況下,勢必會引發許多接踵而來的麻煩。
這麻煩不僅包括外來的,也包括內在的。
段興智才讓前來喝酒的人撤走,前腳還沒進屋,就有下人來報說相國求見。
段興智捂了捂額頭,說道:“本王不是說了,今日乃為公主慶生之日,不談國事。相國何事求見?”
那人聞人不知所措,說道:“這個,相國未曾明說。”
這時曲紅燕從屋內走了出來,說道:“往上,相國這個時候求見,想必是有要事相商。你不如聽聽他說些什麼?”
段興智見了曲紅燕,人也就冷靜了下來。頓了頓朝那下人說道:“你去告訴相國,讓他待會兒到宮裏來見我。”
那人點頭應是,自去回報了。
“王上要回宮裏嗎?”曲紅燕說道。
“本王大概已猜到相國找本王所為何事了。”段興智說道,神色裏有些不太舒暢。
曲紅燕略一遲疑,說道:“莫非是因北方之事?”
段興智點點頭,眉頭緊皺道:“相國為此事找了本王多次。本王都未曾有好的決斷。實在頭疼得緊。”
段興智說道這裏,又略微歎了一口氣說道:“今日公主之事,牽扯到吐蕃。這不由不讓我更為擔憂。若吐蕃也參與其中,隻怕......”
段興智沒有再接著說下去,但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曲紅燕自然能明白段興智話裏的意思。說道:“臣妾也明白王上之意。伏克渾若不是受了吐蕃之意前來,豈會忽然出現在我大理。且此事事關重大,所以臣妾才自願親自前往。臣妾雖一介女流,但也願為王上分憂解難。”
段興智頗為感慨地走過去,用手摟住了曲紅燕的肩膀,說道:“本王能得王妃,實乃三生有幸!”
段興智說出這話,算是默許了曲紅燕的行為。
曲紅燕不再多說什麼,若有所思。
當下段興智離開公主府回宮去了。曲紅燕自也不再在公主府裏呆了。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準備,三日之後的苦寒寺,她自然是要去的。而且一定是準備妥當地去。
八年前(公遠1244年)蒙古南下入侵大理,時任大理國皇帝段祥興派高禾出征,與蒙古大戰於麗江九禾一帶,高禾陣亡。而這高禾便是時任相國高泰祥的弟弟。高泰祥此人有治國之能,史書稱其“當時舉賢育才,時和年末,稱治國焉”。連任段祥興、段興智兩任相國。且是大理朝堂上最大的主戰派的領頭人。
當時蒙古入侵大理,便是他請求“戰”的。這也是為什麼身為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之相國的他,為讓他的弟弟去送死。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貞忠”之士必須做的事情。
時隔八年,蒙古再次欲意南下入侵大理。在同一個地方,高泰祥再次發揮了當年力戰朝堂主和派的人,再度在朝堂之上聲嘶力竭請求“與戰”、“絕不妥協”。
為何如此說,在此之前,蒙哥已經派出使者要求大理歸順投降。但段興智遲遲沒有給出答複,也不可能給出答複。首先投降那是絕無可能的,若不降也是一個戰,幹脆就置之不理,還能拖上一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