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七星龍淵(1 / 2)

夜幕灑落後的蔡州城,隨著武林大會的結束,已沒了前番的熱鬧。

金哀帝昔日的宮殿,有一大佛塔名叫“衝天塔”,塔身足有十多丈高。這裏平日裏極少有人踏足,隻因這一片地已被當地官府掛了封印,等閑人不得進入。

但此刻主殿“聽龍殿”外,卻有著不少蒙古士兵把守著。

蒙古長公主伯牙魯罕端坐在主殿的龍座之上,翹著二郎腿。卻是作男子打扮。一身灰白的勁裝,腰間懸掛著一柄劍。那劍柄上刻著的四個鎏金小字,赫然便是“七星龍淵”。

相傳古之有十大名劍,其中“七星龍淵”乃是排在第一名。據說此劍為鑄劍大師歐治子和幹將兩人聯手所鑄。隻因鍛造此劍時的程序以北鬥七星排列,出劍後俯視劍身如登高山而臨深淵,縹緲深邃仿佛有巨龍磐臥,故名“七星龍淵”。

《越絕書》有記載,楚王命風胡子到越地尋找歐治子,請他製造寶劍。於是歐治子走遍江南山川,來到了龍泉這個他認為可以鑄造寶劍的地方。經過兩年之久,終於鑄劍三把:第一曰“龍淵”,第二曰“泰阿”,第三曰“工布”。這三把劍斬銅垛鐵,就似削泥去土。楚王見了大喜,賜此地為“劍池湖”。

且歐治子為戰國初期越國人,史書記載此人為越王鑄造了著名的五大蓋世名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以及巨闕。

但這五把劍後都紛紛散落各地。史書明確記載的,其中吳王闔閭得勝邪、魚腸兩劍。勝邪因其“每多鑄一寸,便增加一分惡”的怪性,被闔閭用以主持祭祀。魚腸劍則因“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派專諸置劍魚腹內刺殺吳王僚而聞名。

後至嘉定三年,何澹所撰有《龍泉縣誌》言;“境有劍池湖。湖,世傳歐治子於此鑄劍,其一號龍淵,以此鄉名。”

由此可見“七星龍淵”是世人所普遍認為存在的一把寶劍。且其威力驚人。相傳此劍後落入唐高祖李淵之手,為其隨身佩劍。因避其名諱,更名為“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

史書記載李淵死後此劍隨葬於獻陵。但又有記載言李淵曾將此劍傳於太宗李世明。太宗死後又隨葬於昭陵。此劍到底有沒有落入李淵之手,落入李淵之手後卻是隨葬在獻陵還是昭陵,這卻無法佐證了。

此劍四尺來長,寬不及三寸。倒與蕭楓所持的“青釭劍”有些相似。隻不過此劍劍身發亮,“青釭劍”的劍身卻是暗黑的。

如此一把神劍,卻不知如何落入到了蒙古人之手,且還出現在這位長公主身上。

主殿上除了張芸之外,還有六個人。這六人赫然便是,蒙古兩大國師悲喜二老,玲瓏山莊如今的莊主莫不懷,萬骨鬆園園主歐陽霞飛、“瀟湘堂”堂主楚雲飛以及號稱“蜀地死神”的丁赫。

楚雲飛和丁赫還有歐陽霞飛都站在莫不懷這右邊,悲喜二老麵不改色地站在左前方。

隻見莫不懷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首座上的張芸,臉上帶著玩味的笑意道:“公主殿下,如今中原武林盡在公主掌握之中。隻要公主一聲令下,中原武林便可頃刻間毀滅於一旦。卻不知公主接下來有何打算?”

張芸皺了皺眉頭。她很是不爽莫不懷看她的眼神,於是冷冷道:“本公主做什麼,難道還需要你來指點?你隻需乖乖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便可。不該問的,就不必多問。”

莫不懷聞言臉色一變,眼中暗地裏閃過一抹凶狠之色。心道,老子若不是信了你們蒙古人的邪,栽在蕭楓手裏,何至淪落至此。在這裏被你一個臭丫頭指喚?

但莫不懷沒辦法。弑父奪位是悲喜二老出手的,若非悲喜二老出手,他莫不懷還真不知該怎麼坐上這個莊主之位。也不知該如何得到自己覬覦已久的“玲瓏番”。以至於蒙古人找他聯手的時候,他提出上麵的條件,而蒙古人卻要他幫忙消滅中原武林各派,然後讓他統領中原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