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美人落淚(1 / 2)

“公主,您可算回來了。”

張芸和蕭楓剛踏進公主府的大門,月兒就似乎已在門口等候多時了。當她看到蕭楓時,頓時滿臉錯愕,忍不住捂嘴偷笑道:“蕭公子,您這是到哪呀......”

“還能去哪裏,自然是給你們這位美麗高貴的公主當苦力去了!”蕭楓滿臉無奈地說道。

此刻回到府上,張芸才感覺到自己似乎的確做的有些過分了。於是不由有些心疼起蕭楓來,伸手把他脖子上的東西取了下來,說道:“我,我一不小心就買了這麼多東西,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蕭楓聽了真的有一種暴走的衝動。

蕭楓苦笑著搖了搖頭。不過話說回來,如今自己吃的喝的住的用的都是張芸提供的,自己出些苦力,似乎也並沒有吃虧。

這麼一想,蕭楓倒瞬間開朗了,笑道:“隻能說我倒黴吧。別的,我實在想不出來了。”

“走吧,東西都拿到我房裏去。”張芸含笑道,隨即又對月兒說道:“月兒,你去吩咐下人準備晚飯。”

“是,公主!”月兒答應一聲,轉身去了。

......

蕭楓再次進到張芸的閨房的時候,已沒了當初那種惴惴不安的好奇感了。隻是他仍舊感歎張芸的閨蜜,這個高貴的公主的閨房還是那麼的簡單樸素,絲毫沒有那種想象中的奢華富貴——也許是受了家族傳統的節約簡樸的思想影響。

張芸見蕭楓四處打量著自己的房間,不由白了他一眼道:“在看什麼呢?還不快把東西都放下。”

“哦...”蕭楓回過神來,這才把東西一一放在桌子上。

張芸迫不及待地就開始欣賞起自己今日的“戰利品”來。順手拿過一盒胭脂,打開對蕭楓說道:“你看這個胭脂粉的顏色怎麼樣?”

蕭楓哪裏懂得這些女人家的東西,搖了搖頭。

張芸好沒趣地把胭脂盒放回去,又拿出一瓶琉璃瓶裝的薔薇露,掀開瓶蓋湊到鼻尖聞了聞,頓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

“那你聞聞這瓶薔薇露怎麼樣,香不香?”張芸又問蕭楓。

蕭楓這次總算沒有再駁張芸的麵子,但隨後說道:“我看你買這瓶香露花了不少錢吧?就這種香露,在咱大宋不知道有多少比這好聞、更香的呢!”

據史料記載,在五代時天然的玫瑰香水成品就被帶到了中國。到了宋代,形成規模有限但穩定的進口,稱為薔薇露、大食薔薇水、大食水。也就是在北宋時期,香水蒸餾技術傳到番禺(今廣州),並在這裏發展出非常重要的本土香水(古稱花露)製造業,而且很快擴散到閩浙地區。

但當時伊斯蘭世界特種的玫瑰花並沒有引種到中國,所以廣州隻能以同樣是原產於波斯的素馨花、茉莉花代替,閩浙地區則以本地盛產的柑花、桂花作為原料。揚之水先生的《琉璃瓶與薔薇水》一文對這一段曆史進行了精彩而重要的講解描述。

於是便有宋人毛滂的《蝶戀花》描述道“不雨不晴秋氣味。酒病秋杯,不做醒忪地。初換夾衣圍翠被。薔薇水潤衙香膩。”

不過由於從海外進口的薔薇露數量有限,加上中國民間對薔薇露的使用廣泛,二者在供給與需求見產生了巨大的“缺口”,由此也導致薔薇露的價格隻高不低,甚至發展到真品的薔薇露,有錢都難以買到的地步。

而由此也出現了許多本地的仿冒品。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則隻能買到一些偽冒品,甚至是一些本地產的其他香露。而到南宋一朝,香露香料業發展迅速,幾乎家家戶戶都能用得上本地不遜色於進口的香露。

也就是在這個時代,薔薇露開始用於女性化妝。

於是又有虞儔的《廣東漕王僑卿寄薔薇露因用韻》寫道“美人曉鏡玉妝台,仙掌承來傅粉腮。瑩徹琉璃瓶外影,聞香不待蠟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