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舊矛盾(1 / 3)

當夜,趙期昌返回城東外,羊馬牆內側的營地。

今夜值守軍官是慶童,趙期昌看一眼營中各帳燈火,下馬將馬鞭拋給衛士,問:“各部歸建多少?”

慶童懷裏拄著紅纓槍,雙手交叉縮在袖筒裏,脖子上籠著圍巾遮住口鼻,道:“都歸建了,不短一人。一些醉酒的弟兄,也先後拖了回來。”

“有沒有鬧事的?”

慶童搖頭:“家主親軍巡查城中,並無這類消息。”

趙期昌這才放心,上次駐紮繁榮的濟寧州,下麵軍士想去城中玩玩。他出於種種考慮拒絕,這次在山東核心所在的曆城,也結束戰事,於情於理不能再拒絕。

與上次在濰縣一樣,全軍上下都領了一筆紅包,少的五十文,多的一百文,怎麼都能吃飽肚子好好遊玩一下。

趙期昌擔心的就是下麵軍士飲酒後鬧事,或者發生玩了女人掏不出錢這類破事情。

這裏是曆城,鬧出一點小事情遮都沒法子遮。解散軍士前,他也是再三警告。不過還好,沒出什麼簍子。

“明日一早軍中會議,哨官以上者必須抵達,不可有缺一人。”

留下這麼一句話,趙期昌看著慶童眨眨眼,上前嗅了嗅,滿是酒味兒,搖頭笑了笑。

慶童也有些尷尬,手從袖子裏抽出,解了圍巾一張紅彤彤醉臉嘿嘿笑著:“家主安心,小的這就差人通報各處。”

回到自己的四方大帳,內裏燈火通明,見李羨領著一幫軍中書吏還在做帳,趙期昌解下披風掛在帳壁,走到主位看一眼麵前堆積的公文,問:“都有哪些事情?”

李羨左手按在算盤上輕輕撥打,揚著下巴:“主要是軍資度支一類,含繳獲分發表單。此外,軍功方麵也列了三份。”

軍功這東西有實打實的軍功,也有一些可有可無的,報功是一門需要見風使舵技巧的高技術工作。上下打點好了,自然可以報一個大的,風向不對,報一份實打實無水份的軍功就行了。

所以,李羨這邊準備了三份報功文稿,趙期昌根據形勢選擇一份用印畫押後,就能送到都司衙門入檔備案。

趙期昌落座,翻開三封報功文書掃了幾眼,見主次軍功持有人沒多大變更,就隨意選了一份中肯的報功單子,從腰間皮裘錦帶中取出官印,沾泥後用印。

這讓李羨詫異,報功這種事情是主將最大的權威所在,代表的是拿刀子分割牛肉的權力,他都做好了趙期昌大改的準備,沒想到趙期昌問都不問就用印。

多餘的兩封軍功文書丟到一邊,趙期昌拿起軍資度支表冊看了起來,出軍時攜帶幹糧和銀錢、銅錢約二百貫。濟寧方麵又補充了很大一筆,可已經告罄。

不得不感歎一聲:“前後近一千三百貫軍資,大半月時日便消耗一空。若將新軍帶上,這一趟光軍資花費就在五千貫。”

李羨端著茶碗來到趙期昌桌案旁,點頭:“路程遠,花銷不能不大。”

說著,他抬手一指總計一頁,道:“軍中人吃馬嚼,花費八百七十餘貫,而沿途拜會各地人物,就足足近二百貫。若非路上借了漕軍的船代步,恐怕軍資總耗費還要再高五十貫。”

還有兩筆支出他沒說,那就是在濟寧時趙期昌走關係,掏了五十兩銀子給左大昌活動,結果什麼效果都無。左大昌還不講官場道義,事情沒辦成,還把五十兩銀子給吞了,趙期昌又不好找這個堂舅子追索,五十兩就是五十貫。

在曆城,今日一早趙期昌就撒銀子,全軍近八百人,二百四十餘貫就這麼砸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