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備羽而飛(1 / 2)

南坡,真武廟改造的玄武宮。

青陽子在後殿擺動身姿,動作快慢不定,練著正是真武一脈隻傳嫡脈的太玄三十六式劍術。

一趟劍術演完,青陽子平複呼吸,洗手後從側門進入前殿。

前殿兩側道門劍手二十餘人候立,一字擺開的四枚蒲團上,李羨、神良策、虛平以及陳明理端坐,尤其是陳明理,止不住的激動。

落座,舒筋活血之後,青陽子神采奕奕,可謂是鶴發童顏,興致極高笑著:“這山東六府越發的離奇了,孟尚義之死引發的變動,超出各處預計太多。估計,水寨那位,也沒想到梅川會剔除張茂、趙鼎明。”

李羨笑著接話:“這回變故,全在張茂竄連玄成武後利欲熏心。”

陳明理不理解這話,噫了一聲神情詫異,等待下話。

李羨對陳明理頷首微笑:“事前,誰也不知河南巡撫空缺,朝中會以彭黯接替,更沒人能想到朝廷竟然以駱顒為山東巡撫。而張茂那裏自行其事,他一動,趙鼎明跟著動。這兩人一動,導致梅川不得不動。而後,劉磐督軍北上途徑山東,應該是此人暗算孟尚義。這就使得主動的張茂、趙鼎明二人陷入被動,而本就被動的梅川卻抓住機會,與騎虎難下的彭黯達成協定。”

待青陽子消化完這些信息,點頭之後,李羨繼續開口:“可以預料,朝中嚴嵩不倒,那彭黯也將穩如泰山。彭黯地位穩固身在河南,那山東的駱顒自不敢違逆彭黯心思。今後的河南、山東,將在彭黯掌中。以彭黯如今勢頭,督掌河南管控山東,處處都與漕運沾邊。可見,三五年內彭黯可接掌漕運。”

誰管漕運,誰就握著朝廷命根子,握著天下最賺錢的渠道。

青陽子眯眼良久,才點頭回應:“除非天變,或嚴、彭二人橫死,否則這漕運落在彭黯手中已是定局。君美有這眼光,能放眼天下,著實令為師欣慰。”

李羨微笑,繼續講述:“因此,彭黯居中調度,使得梅川與駱顒達成協定。其中,梅川由之前的分掌登萊二府諸衛所事,多了青州府,青州府比之雞肋還要不如,堪稱毒藥。而梅川,則將標營拆解,趙鼎明率本部隨彭黯赴任河南;李晝所部劃歸登萊,隻留下王道成所部擴建為新的山東標營。”

青陽子微微頷首,看向神良策,微笑鼓勵著。

神良策抬頭,做總結:“走出去好,趙鼎明留在山東,會讓梅川為難。王道成此人乃是勇將之才,做標營主將為難他了。想來不久之後,駱顒反手之間便可奪走標營。適才,師兄說青州府是毒藥,何解?”

李羨端起木杯飲一口茶:“彭黯故意放縱梅川,可見此人雖不通軍兵事,但也知道一支強軍意味著什麼。如今各地天災人禍不絕,災民滋生流寇遍地。其中,以河南、山東二省最為顯著,尤其是山東白蓮,更是讓朝廷宿夜憂心的頑疾。”

“此次彭黯做主,將青州府劃歸梅川治下,使得山東六府東三府衛所軍權落於梅川之手。看似梅川得到了山東五成兵馬,實際不然。歸於梅川掌控的隻是東三府諸衛所軍,除登、萊二衛可堪一用外,餘下十餘衛皆不可用。其中,朝廷募兵、各省客軍、水軍、運軍都各有提轄,不在三郎治下。是故,三郎名聲上可能握著山東近半兵馬,可實際上,梅川隻有兩成。這兩成兵馬,還是日後兼並張茂所部的兩成。”

握著木杯輕輕搖晃,李羨聲音緩緩講述:“而青州府有衡王府,這便是毒藥根源。彭黯能割出登萊青三府軍權給梅川,放縱梅川,留下的反製後手狠辣無比。若梅川不聽調令,必然會被彭黯治以勾結藩王之罪,到那時朝中無人敢為梅川張目、辯解。而梅川,朝廷各路大軍進剿,梅川即使手握東三府,也難成事。”

麵容嚴肅,李羨嘴角翹起:“而我已與梅川決裂,待中舉後便趕赴河南向彭黯道謝。若是彭黯賞識,就以幕僚、學生的身份留在河南,向彭黯好生學習一番。”

朝廷對待什麼問題都是磨磨蹭蹭,甚至某地平民造反自號皇帝,也不會讓北京城震動。

能讓北京城震動的事情不多,要麼是皇帝死了,要麼是換太子,要麼是換首輔更替內閣,再要麼就是敵軍打到北京城下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意外,那就是藩王謀逆!

隻要有藩王謀逆的風聲,整個朝廷運行效率之高往往令人詫異。別說趙期昌握著東三府軍權,就是他握著整個東三府軍政大權乃至是整個山東的軍權……李羨看來,在朝廷各路圍攻下,趙期昌必然失敗。

青陽子眯眼,卻說:“也不盡然,若登州左衛設立,握在梅川手裏的將是十三個衛,再合並、裁剪守禦、備禦千戶所,前後登萊少能有十五個衛,多能有十八個衛。若肅清衛所上下酒囊飯袋之輩,精簡冗雜職務,每衛出兵三千不在話下。如此一來,就算是十五個衛,佐以即墨三營,梅川這裏能堂而皇之的握持十八營兵馬,這可是六萬大軍!”

“不摻虛假的六萬大軍坐鎮登萊,朝廷想要處置梅川,也要好生思量一番。”

鼓動趙期昌造反?開什麼玩笑,曆來各朝衰敗,最先造反的那個必定沒啥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