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諾貝爾獎離我們有多遠?(2 / 2)

準晶的發現引發了20世紀80年代全球性的準晶熱,中日美成為引領準晶研究的3駕馬車,各種準晶材料和結構被發現。當然,也有不少研究者“頓足捶胸”:這不是自己多少年前就發現但是卻放棄的東西嗎?正是因為丹尼爾 舍特曼教授和其他的準晶擁護者不迷信權威,憑借敢於創新的精神,開創了準晶的時代。創新需要勇氣,需要對權威的懷疑,需要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的正確,也許到那時就是你把權威拉下神壇的時候。

準晶材料的應用前景

準晶的發現至今已有20多年,準晶體這種介於晶體和非晶體之間的固體,具有完全有序的結構,然而又不具有晶體所應有的平移對稱性,因而具備了晶體所不允許的宏觀對稱性。準晶的奇特結構,完善了晶體學已建立的概念,也改變了人們對固體物質結構的原有認識,由此帶來的相關研究成果也廣泛應用於材料學、生物學等多種有助於人類生產、生活的領域。

目前,準晶材料的應用主要作為表麵改性材料,以及作為增強相彌散分布於結構材料中。在實際生活中,準晶體早已被開發為有用的材料。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驚訝,我們周圍有準晶材料嗎?是的,看看你家的廚房吧,像我們最常見的不粘鍋炊具,因為準晶材料具有耐蝕耐磨等特點,用於不粘鍋表麵更抗腐。

而在隔熱性能方麵,相比泡沫、纖維、金、銀、鎳、鋁箔等傳統隔熱材料,準晶體具有密度小、耐蝕和耐氧化的優點,在航空和汽車工業的發動機等部件中,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以前,航空航天工業中,飛機座艙和駕駛艙內常用泡沫塑料、超細玻璃棉、高矽氧棉等材料,而現在,科學家們正研究用準晶材料來替代這些傳統材料。

準晶體還被用作太陽能工業薄膜材料。因為準晶體具有特殊的光學性能(高的紅外傳導率)和足夠的熱穩定性(抗氧化及擴散穩定性),可應用於太陽熱能工業。此外,準晶體材料還可以作為結構材料增強相的應用、儲氫材料、半導體材料以及熱致發電材料等。目前各國化學家也正在研究準晶體材料在真空鍍膜、離子注入、激光處理、電子轟擊、電鍍等方法製備準晶膜的應用。我國在準晶的基礎研究方麵,也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準晶增強基複合材料的研究、準晶粉末的製備在全世界也具有優勢。

諾貝爾獎離我們有多遠?

如今,準晶在多個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已被公認,隨著科學的發展,它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更是對丹尼爾 舍特曼教授當年麵對學術界的一片質疑,依舊不放棄準晶研究的肯定,也是對像郭院士、張院士這樣對準晶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研究者的肯定。雖然他們未被授予諾貝爾獎,但他們已將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成果刻在了人類科學發展的曆史上,他們的努力不會被磨滅。

遺憾的是,郭可信院士幾年前去世了,但是,他為科學界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準晶的發現,創造了中國科學的一個奇跡,被認為是真正達到國際水平的一項研究,這個項目的研究不僅培養了一大批青年科學家,還“培養”了四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恒強、李方華、張殿林以及張澤。

每年的諾貝爾評獎,都成為中國人的一個期待。而今年,郭院士和他的學術團隊更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諾獎離我們真的不遠!也許我們身邊還沒有諾貝爾獎得主,但是我們有這些“準諾貝爾獎”得主,他們正用自己嚴謹的科研態度,不放棄的科研信念,用他們的競爭意識、創造力、執著,以及自信、耐心和懷疑精神,帶領著我國的科技力量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也許正如諾貝爾獎得主伊瓦爾 賈埃弗所說的,中國人缺的隻是一點運氣,現在沒有諾獎沒什麼,它遲早會來!如果以後還有人感歎諾貝爾獎離中國有多遠,那麼我們可以自豪的回答:不遠,也許就是明年!

【責任編輯】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