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長信宮中突然來了一位宮女,她朝著成帝行禮後說道:“陛下,太後有請!”
“母後?”成帝眯著眼,皺著眉,冷哼一聲就擺架長信宮。
當王太後聽到自己多年的老對頭定陶太後的孫子當上了儲君的時候,心中有著較多的不滿,又聽見成帝是為了張放才沒有子嗣的時候,對張放的不滿到達了極致,又在意外之中聽見丞相上奏罷免張放的官位時,太後立馬派人請來成帝,也準備施壓一下。
進了長信宮,轉眼就怒氣衝衝地離開了,這一夜,成帝無法安眠。
在丞相的複奏下,成帝終於同意了,那一份奏章是含著淚定下來的。
《漢書》中有記載:丞相方進複奏放,上不得已,免放,賜錢五百萬,遣就國。
本以為事情已經完結的時候,中山王劉興突然大病,藥石無醫,直接歸去。
有人傳聞,是因為那場儲君之爭,所導致的。
成帝下詔,子劉衎嗣位,諡號孝,史稱“中山孝王”
隨後有安然度過了數月,直到綏和二年春,火星與心星相遇,世人迷信,認為不祥,成帝也苦惱萬分。
這時候一位名叫賁麗的郎官站了出來,他善於占卜星象,此事有著極高的發言權:“陛下,這是臣子應當承擔的責任,而非陛下的過錯。”
成帝聽後,心中暗道:大善!
於是連忙下旨,責問丞相,並且賜冊斥責:“皇帝問丞相:君孔子之慮,孟賁之勇,朕嘉與君同心一意,庶幾有成。惟君登位,於今十年,災害並臻,民被饑餓,加以疾疫溺死,關門牡開,失國守備,盜賊黨輩。吏民殘賊,毆殺良民,斷獄歲歲多前。上書言事,交錯道路,懷奸朋黨,相為隱蔽,皆亡忠慮,群下凶凶,更相嫉妒,其咎安在?觀君之治,無欲輔朕富民便安元元之念。間者郡國穀雖頗熟,百姓不足者尚眾,前去城郭,未能盡還,夙夜未嚐忘焉。朕惟往時之用,與今一也,百僚用度各有數。君有量多少,一聽群下言,用度不足,奏請一切增賦,稅城郭堧及園田,過更,算馬牛羊,增益鹽鐵,變更無常。朕既不明,隨奏許可,後議者以為不便,製詔下君,君雲賣酒醪。後請止,未盡月複奏議令賣酒醪。朕誠怪君,何持容容之計,無忠固意,將何以輔朕帥道群下?而欲久蒙顯尊之位,豈不難哉!傳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欲退君位,尚未忍。君其孰念詳計,塞絕奸原,憂國如家,務便百姓以輔朕。朕既已改,君其自思,強食慎職。使尚書令賜君上尊酒十石,養牛一,君審外焉。”
翟方進看著這份詔書,想起了自己下屬中的李尋前些日子也勸說過自己,又複看了一邊詔書,心中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但是,他一生嚴格按照儒家經典的標準要求別人這樣和那樣,到頭來,沒有想到成帝也以孔子去說他的事情,這下,翟方進的臉就掛不住了,當夜就自殺了。
一代通明相,最終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