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四哀帝繼承大統,太後王政君成為太皇太後,這時王政君下詔給大司馬王莽,讓他退位讓賢,辭官回家,把這位置與權利讓給哀帝的外戚家族。
王莽與玉神商討了許久之後,請求辭官。
哀帝才剛剛坐上這個位置,還需要王氏的配合,穩定天下的局勢,自然不敢輕易就批準王莽的退休報告。
於是下達詔令給王莽,上寫到:“先帝委政於君而棄群臣,朕得奉宗廟,誠嘉與君同心合意。今君移病求退,以著朕之不能奉順先帝之意,朕甚悲傷焉。已詔尚書待君奏事。”
並且同時又派遣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將軍師丹、衛尉傅喜稟告王太後說:“陛下聽聞太後的詔命,非常難過。大司馬如果不出來做官,皇帝就不敢處理朝政。”
王太後聽後,點了點頭,又讓王莽繼續理事。
這時哀帝的祖母定陶傅太後,母親丁姬都在世,高昌侯董宏上書說:“秦莊襄王的母親本是夏氏,而他被華陽夫人養作兒子,到即位後,兩人都尊稱太後。應該立定陶共王後為皇太後。”
然而左將軍師丹與大司馬王莽聽聞此時後,一同彈劾高昌侯董宏:“知皇太後尊之號,天下一統,而稱引亡秦以為比喻,詿誤聖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哀帝看到是兩位重臣的發言,很謙讓,連忙采納了王莽與師丹的提議,免董宏為庶人。
這事又被傅太後聽聞後,大怒,連忙找到哀帝,說了許久之後,肯定地說道:“哀家不能沒有尊號!”
哀帝點頭,與群臣商討之後,下詔說:“尊定陶恭王劉康為恭皇,《春秋》有言‘母以子貴’現尊定陶太後為恭皇太後,丁姬為恭皇後,各設左右省視官員,食邑與太後,皇後相同。”
郎中令冷褒,黃門郎段猶又上奏說:“定陶恭皇太後,恭皇後皆不宜複引定陶藩國之名以冠大號,車馬衣服皆稱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下各供厥職。又宜為恭皇立廟京師。”
哀帝聽聞後,也極其認同,尊祖母為皇太太後,生母為帝太後。
這也使得,出現了一幕戲劇性的場麵,四位太後同時出現:皇太太後稱永信宮,帝太後稱中安宮,太皇太後稱長信宮,成帝皇後趙飛燕稱皇太後。
原本以為事情安定之後,哀帝在未央宮舉行宴會,內者令給傅太後設置了帷帳,坐在太皇太後的座位旁邊。王莽巡視時見了就責備內者令說:“定陶國傅太後是藩王的太後、元帝的姬妾,怎麼能跟最尊貴的人並列!”撤去帷帳,改設座位。
此舉得到了王太後的歡心,又在朝臣,士人中落得了“正直”的美名,然而傅太後聽聞後,拒絕參加宴會,極其怨恨王莽。
王莽想到此處,隻能再次請辭,哀帝就賞賜王莽黃金五百斤,安車一輛和駿馬四匹,免職回到府第,並且稱道:“新都侯莽憂勞國家,持義堅固。”
隨後又在王莽家中安排專使侍候,讓宮內太監每十天賞賜一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