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如此問,易知足稍稍有些意外,就算對方承認他的有理,清英之間會因為朝廷厲行禁煙而爆發戰爭,但身為十三行的實際掌舵人,第一反應應該是如何阻止戰爭的發生,而不是問他有何打算?轉念間,他就反應過來,對方根本不相信!
想明白這點,他有些無奈,費了這麼多心思,結果對方依舊是不相信,這要如何,才能讓對方相信?
默然半晌,易知足才緩聲道:“這些年,大清內亂不止,國庫空虛,一旦與英國爆發戰爭,地方必然加劇動蕩,國庫也必然更加空虛,下大亂怕是為時不遠了。
大亂之世,對商人來既是災難,也是機會,廣州喪失一口通商的地位,壟斷大清對外貿易的十三行自然隨之消亡,但海貿和對外貿易不會衰敗,反而會因為戰爭而興盛。
這對十三行的行商而言,是件大好事,十三行可以消亡,但廣州公行(十三行行商成立的行商組織)不應該隨之解散。
晚輩認為,隻要十三行行商繼續抱成團,不僅能夠在這亂世中生存立足,還能快速發展,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那般龐大的存在……。”
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那樣的龐然大物?伍秉鑒再次為之動容,這子好大的野心!
伍長青則是倒吸了口冷氣,傻愣愣的看著易知足,英國東印度公司,那可是擁有自己的地盤,擁有自己的軍隊,擁有自己的商船隊,堪比一個帝國的龐然大物,十三行能夠達到那種地步?
很快,伍秉鑒就冷靜下來,不為所動的道:“你想挽救興泰行?”
怎麼會這麼問?易知足雖然有些奇怪,卻想都沒想就毫不遲疑的點頭道:“是,看在嚴世寬的情麵上,晚輩也不會任由興泰行倒閉,平湖公無須擔憂,晚輩已經有妥善的法子挽救興泰行。”
聽的這話,伍長青眼珠子都差點掉出來了,興泰行欠外債二百多萬元,這家夥竟然直言不諱的有法子挽救,怎麼挽救?連辦報紙、建義學的幾萬大洋都拿不出來,還奢談挽救興泰行?拿什麼挽救?用嘴皮子挽救嗎?這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給外商的!
伍秉鑒也是大為愕然,他原本以為易知足提議十三行行商抱團,是為了鼓動伍家潘家挽救興泰行,所以才有此一問,不料竟然得到這樣出乎意外的回答。
他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易知足,這家夥十來前為了自家孚泰行區區四十萬商欠還特意上門來敲詐,如今居然敢直言能夠挽救欠債二百多萬元的興泰行?
盯著易知足看了足有移時,伍秉鑒還是忍不住,有些好奇的道:“如何挽救興泰行,能否來聽聽?”
易知足笑了笑,掏出懷表亮了亮,道:“晚輩準備收購合並廣州所有的鍾表作坊,建造一個大型鍾表廠,就以生產懷表為主,晚輩有能力提高懷表的質量,至少要優於西洋表,而且還能大幅降低懷表的生產成本,提高懷表的產量。
據晚輩調查,這樣一塊廣表作坊出售給商鋪,是四十五元,商鋪售價五十五元,作坊的生產成本是四十元,晚輩有把握將成本控製在三十元,甚至更低,但質量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