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喜歡共贏(1 / 2)

見伍秉鑒主動問起購買戰艦事宜,易知足略微有些意外,問道:“平湖公想買戰艦?”

“兩萬噸的商船隊,一次裝載的貨物總價值就在百萬以上,沒有戰艦護航,確實難以放心。”伍秉鑒緩聲道:“再則,火炮火槍易買,大型戰艦卻很難買,早些年海盜橫行,不少商船隊想購買戰艦,卻是有銀子也買不到,真沒想到奧利芬行如此神通廣大。”

“奧利芬行有教會背景?”易知足隨口問道。

“不太清楚。”伍秉鑒微微搖頭道:“不過,奧利芬與在廣州的傳教士來往密切,他本人應該是教徒。”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不是奧利芬神通廣大,而是時代變了,隨著蒸汽船的發展,蒸汽戰船很快就會取代風帆戰艦,聽英國、法國、美國都在積極研造蒸汽戰艦,風帆戰艦如今麵臨著全麵淘汰的局麵,他們當然願意賣給咱們了。”

“蒸汽戰艦?”伍秉鑒大為詫異,盯著易知足道:“如此機密的事情,知足是如何知道的?”

“猜的”易知足著一笑。

伍秉鑒卻不相信他是猜的,追問道:“如何猜的?”

“這不難猜。”易知足含笑道:“隻須看看法國和美國最近幾年有多少新的風帆戰艦下水便可知道,法國戰敗之後不甘心,必然會大力發展海軍,而美國海岸線長,為求自保,也必須大力發展海軍,這兩國最近幾年下水的風帆戰艦數量都少,還不足以明問題?”

如此推斷,確實有些道理,但未免有些武斷,伍秉鑒也不想爭辯,道:“如此來,知足是不讚成購買風帆戰艦了?”

“十年八年之內,風帆戰艦怕是淘汰不了,而且就算淘汰,也可作為訓練戰艦用。”易知足緩聲道:“晚輩擔心三點,一是銀子,戰艦太貴,四艘戰艦就要一百萬元,再一個是戰艦買回來之後沒有港口停靠,日常的養護維修,火炮彈藥的補給這些都跟不上,還有一個則是人手,一艘戰艦需要三四百人,人手跟不上。

晚輩認為,應該緩上幾年,等商船隊培訓出足夠的人手之後,再買戰艦,那時風帆戰艦的價格也應該便宜不少。”

默然半晌,伍秉鑒輕歎了一聲,道:“知足慮的不無道理,不過老夫今年已經六十有九,可不想慢慢等,風帆戰艦在西洋或許麵臨淘汰,在大清卻仍然是一等一的利器。

銀子你無須擔心,四艘戰艦,老夫負責三艘,至於停靠港口,養護補給,有銀子都不是問題,人手,可以招募,亦可從美國聘請退役海軍官兵。”

伍秉鑒為何如此急於求成?這可不象他行事的風格,易知足暗自納悶,卻也不好多問,畢竟有四艘戰艦對他來是件好事,呷了口茶,易知足才道:“既是如此,那咱們沒有必要購買新戰艦,可以購買下水十年之內的二手戰艦,一則價格便宜不少,二則明年就能交付。”

“這主意好,你跟他們談談。”伍秉鑒頜首道:“提前一年訓練也好,戰艦終究是要控製在自己人手裏才安心。”

午宴在一點正式開始,伍家有著豐富的接待外商的經驗,宴席菜肴中西合璧,不僅豐盛而且符合眾人口味,不過,眾人的注意力都不在菜肴上麵,宴席開始不久,易知足便開始詳細的詢問蒸汽機在各個行業的運用情況,以及各個行業出現了哪些新的機器。

對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易知足知道的極為有限,隻知道是從紡織業開始,標誌就是蒸汽機的廣泛運用,火車和蒸汽船他是知道的,其他可就不清楚了。

一眾美商很是關注易知足提及和詢問的行業,自然是想了解他對那些行業那些方麵有興趣,但易知足從紡織到采煤、冶金、交通、機械製造、武器製造等等行業都問的十分詳細,似乎對所有的行業都有著極大的興趣。

遺憾的是,一眾美商知道的並不多,很多都隻是聽過,沒有親眼見過,更不出機器的用途,這讓易知足有些失望,見這情形,奧利芬開口道:“易先生對新興的工業似乎有著濃厚的興趣,可聽聞過益智會?我想,易先生的這些問題,益智會的一些會員可能會知道一些。”

益智會?這是個什麼組織?怎麼從來沒聽起過?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這是廣州外商成立的一個組織?”

“對。”奧利芬道:“這是一個以傳播西方實用知識為目的的組織,又叫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會員並不多,隻有八十三人,益智會發行刊物《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這是專門針對華人閱讀的中文月刊,內有不少文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動力學、機械學方麵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