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視察義學(1 / 2)

就在道光拿不定主意之時,張爾漢在門口躬身稟報道:“稟皇上,大學士王鼎、戶部尚書湯金釗、禮部尚書奕紀在外遞牌子求見。”

道光腳步一頓,轉念就明白過來,三人是來為求雨一事而來的,京師一個多月來滴雨未下,他這個子,得親自去求雨,不過,三人來的正好,正好征詢一下三人意見,當即便道:“讓他們進來。”

待的王鼎三人進來見禮之後,道光便徑直道:“廣東巡撫怡良奏報,鴉片走私之根源在於對外貿易的長期不對等。”將易知足的分析了一遍之後,他才道:“諸位對此是何看法?”

王鼎一聽,便知這必然是易知足的見解,怡良不可能有這番見識,略一沉吟,便道:“回皇上,此番見解,可謂是一針見血,直指根底。”

原是吏部尚書,才調任戶部尚書的湯金釗跟著道:“回皇上,微臣竊以為,確實頗合情理。”

禮部尚書奕紀卻直言不諱的道:“回皇上,奴才不懂經濟,但聽著亦覺有理,年年虧本,又不能不做生意,哪能不想別的法子?”

道光聽的一笑,伸手一抬,道:“都平身。”待的三人謝恩起身,他才道:“既然都覺的有理,你們且,一旦全麵禁絕鴉片走私,會否影響廣州對外貿易。”

聽的這話,三人都不敢亂開口,粵海關是子南庫,一年關稅有一百四五十萬兩白銀,這筆銀子主要是劃撥給內務府的,而內務府的主要職能就是管理皇家事務,也就是,粵海關實則就是皇帝的錢袋子。

道光既然問了,三人也不敢不回話,略微思忖,戶部尚書的湯金釗開口道:“回皇上。因為鴉片走私,一年流失白銀數千萬兩,禁絕走私,廣州的對外貿易。必然會受影響,不過,十三行對外貿易輸出的大宗商品主要是茶葉,數十年來,英吉利和花旗國已經習慣飲茶。微臣竊以為,即便有影響,亦不可能長久。”

道光瞥了一眼案幾上的折子,麵無表情的看著三人,王鼎心知湯金釗沒到點子上,他心裏一動,這既然是易知足的分析,怎麼可能沒有建言?那子想做什麼?修鐵路!

想到這裏,他連忙躬身道:“回皇上,商貿往來。本就是為逐利而來,禁絕鴉片,洋商又將處於不斷虧損的處境,長此以往,鴉片走私極有可能禁而不絕,即便能夠禁絕,亦有可能死灰複燃,再度泛濫。

微臣竊以為,對外貿易的長期不對等,實是禍患的根源。朝廷在禁絕鴉片的同時,必須因循利導,以妥善解決貿易的不對等,唯有如此。對外貿易才能長期興盛。”

這番話算是到道光的心裏去了,他也擔心因為禁煙而導致對外貿易斷絕或是難以禁絕鴉片走私,當即微微頜首道:“定九可有良策?”

王鼎雖然猜到易知足很有可能會借這個機會促進道光下決心推動鐵路修建,卻不願意主動出,他躬身道:“回皇上,鴉片利大。微臣竊以為難有替代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