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廣州禁煙(十一)(1 / 3)

虎門雖更換了西洋火炮,增添了炮台,但易知足對廣東水師卻沒有多少信心,況且他很清楚,廣州,隻是鴉片戰爭中的戰場之一,略微沉吟,他才開口道:“一旦戰爭爆發,廣州絕對不是唯一的戰場,英吉利艦隊在廣州受阻,會轉而北上。,”

英軍北上會攻擊哪裏,伍秉鑒並不關心,他在意的隻是廣州,他連忙追問道:“知足的意思,隻要虎門防禦森嚴,廣州就能避免成為戰場?”

易知足搖了搖頭,道:“廣州禁煙是引發戰爭的導火索,廣州又是主要對外貿易港口,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沒有半分僥幸。”

聽的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伍秉鑒沉聲道:“知足真有把握保廣州不失?”

“有。”易知足篤定的道:“平湖公盡管放心,元奇的基業都在廣州,晚輩豈敢讓廣州有失?”

伍秉鑒將信將疑的道:“就靠護商團?”

“平湖公別看護商團。”易知足含笑道:“三千越甲可吞吳,三千護商團還保不得廣州安全?”

“好,知足既是如此有信心,老夫也就放心了。”伍秉鑒微微頜首道:“有什麼需求,盡管開口,但凡力所能及之事,老夫無有不允。”

“有平湖公鼎力支持,晚輩就更有信心了。”易知足含笑道:“如今當務之急,仍然還是兵員,今年又新到一艘戰艦,還有兩艘明年也會一並交付,再加上護商團擴編。兵員嚴重跟不上。義學學生的招募。還望平湖公催促一二。”

義學學生基本都是從外省招募的,伍長青插話道:“護商團官兵,知足兄為何一定要從外省招募?以元奇如今的聲望,隻要放出消息招收學徒,周邊府縣必然蜂擁而至,何須擔心沒人?”

護商團官兵,易知足為什麼堅持要以義學學生為主?自然是出於忠心等方麵的考慮,義學學生幾乎都是買來的——換句話。就是賣身為奴的,易知足不僅還他們自由身,而且給予他們元奇職員的待遇,這是大的恩情,以這批學生為骨幹,以後軍隊規模擴張的再大,都不用擔心忠心問題。

他這點心思,自然不好明,呷了口茶,他才道:“元奇如今已然是樹大招風。再招學徒,豈能不引人生疑?至於廣州及附近府縣的兵源自然也不可能浪費。

一旦水師與英吉利爆發衝突。感受到戰爭的迫近,廣州及周邊府縣必然會組建團練,到時候,元奇也可以乘機擴大護商團規模,咱們可以直接從各個團練中抽調精幹,既省事省力,又不至令人生疑。”

伍秉鑒看了他一眼,緩聲道:“在得知朝廷任命林則徐為欽差來廣州禁煙,老夫就已經吩咐加大義學學生的招募數量,知足應該知道,是招募,其實就是買,身價老夫已經提高到三十元至四十元這一兩月,應該能有大批學生入學。”

三十塊大洋,在廣州隻能買丫鬟,廝一般要五十元,對於外省的價格,易知足不太清楚,不過想來應該不會比廣州貴,三四十元應該是合理的價位,他點了點頭,道:“這筆銀子,理當晚輩出,價格再高點亦無妨,不過最好是十六七歲的。”

“特意交代了,十五以上最好。”伍秉鑒著頓了頓,道:“這些孩子能進元奇義學,也算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此舉可謂是行善積德,伍家在廣州亦是出名的樂善好施之家,這筆銀子,老夫與知足平攤罷。”

“多謝平湖公。”易知足也不謙讓,他如今用錢的地方多,有伍家分擔,他自然樂意,頓了頓,他接著道:“不過,也別都買男孩,女孩也要,元奇稍後會開辦女校,否則以後這些孩子成家又是一個大麻煩。”

“知足兄想的可真長遠。”伍長青笑著打趣了他一句。

易知足笑道:“不考慮長遠點可不行,以後這些義學學生都是元奇的中堅,方方麵麵都得替他們考慮周全。”

伍秉鑒點了點頭以示讚同,隨即問道:“除此之外,知足還需要什麼?”

“不需要了。”易知足笑道,他如今不缺銀子,武器彈藥隻等美國的機器和技工運抵安裝,就算美國人不同意,他也不擔心,三千枝霍爾火槍的線膛槍管已經到手,米尼彈自己能造,火藥也能自產,需要采購的,就隻火帽,陸戰炮沒有也不強求,如今,他隻要加強訓練護商團,坐等局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