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這話,林則徐半晌沒有吭聲,這些日子,他可是一刻也沒閑著,多方打探收集英吉利情況,確實如易知足所,英吉利國力強盛,是不折不扣的海上霸主,海外殖民地遍布各地,英吉利海軍艦隊縱橫大洋,罕逢對手。≧,
英軍若是沿海北上,攻擊廈門、福州、寧波、定海、南京、津,後果不堪設想,身為久曆地方的封疆大吏,他十分清楚各省的八旗綠營情況,承平日久,武備荒馳,鎮壓內亂尚且吃力,如何是英軍的對手?
見他不吭聲,關培沉聲道:“大人,江浙是下賦稅重地,津是京師門戶,若是遭受英軍攻擊,不論是江浙糜爛還是京師告急,朝廷必然降罪。”
這一點,林則徐何嚐不知,但他一直認為英吉利本土距離大清遙遠,為了貿易而興師動眾,數萬裏遠征,這在他看來,實是不可思議之事,不過,對於易知足的話,他不敢不信,也不敢全信,易知足不僅熟悉西洋各國情形,對於局勢的判斷,也是十分準確。
略微沉吟,他才問道:“以知足判斷,英軍會在何時進犯?明年?還是後年?”
易知足毫不遲疑的道:“明年海貿旺季。”
明年?林則徐將信將疑的瞥了他一眼,道:“廣州至英吉利數萬裏之遙,信息往返便須一年之久,況且數萬裏遠征,大軍集結,糧餉籌備。明年如何可能?”
明年爆發戰爭。這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但易知足卻沒料到林則徐會如此問,略微沉吟,他才微微欠身道:“大人,英吉利海軍平日都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個港口,不存在大軍集結,至於糧餉,英吉利交通便利,陸地有鐵路。海上有商船隊,調運一應軍需糧草皆十分便利迅捷。”
聽的這話,林則徐皺了皺眉,英軍真要是明年來犯,留給他們的時間也就半年,略微沉吟,他才試探道:“知足既預判英軍會沿海北上,以為當如何應對?”
易知足抬眼直視他道:“軍國大事,在下豈敢妄言?”
“但無妨。”
“那在下鬥膽。”易知足著一頓,隨即從容道:“廣州到京師。遙遙五千裏,奏折往返。就得一個月時間,廣州與英夷幾次接戰皆勝,皇上未必會將英吉利放在眼裏,沿海各省地方大員,對於英吉利更是毫無所知,即便接到朝廷諭令,又有幾人會認真備戰?
在下竊以為,津乃京師門戶,皇上即便不信,亦會適當加強津防務,一旦英軍出現在廣州,可以八百裏加急速報京師,或是以快船直赴津報急,京師有重兵,當能及時防護津。
最為堪憂者,乃是南京,南京不僅是兩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是南北交通樞紐,南京若失,則全盤皆輸。大人如今乃是兩江總督,最為妥善之策,莫過於大人即刻赴南京上任,整軍備武,籌措糧餉,積極備戰,虎門防範森嚴,斷然不會被英夷所乘,大人盡管放心。”
讓他離開廣州?前往江南赴任?林則徐一時間有些琢磨不透他的真實想法,對方究竟是想借這機會支開他,還是真心為大局著想?要讓他前去南京主持江南防務,也確實是最為妥善的法子,不過,他現在離開廣州,禁煙會不會前功盡棄?
沉吟良久,他才開口道:“英夷如今仍盤踞銅鼓洋,洋麵鴉片貿易未絕,又起戰端,本欽差豈能於此時離開廣州?況且京師亦未必會讓本欽差離開廣州,不過,江南防務,知足盡可放心,本欽差如今是兩江總督,可以行文江南,著江南官員整軍備戰。”
略微頓了頓,他接著道:“元奇能否為江南再采購一批火炮火槍?”
“來不及了。”易知足苦笑著道:“戰端一起,商貿斷絕,花旗商不敢前來,就算敢來,亦會被英軍攔截或是搶劫,而且時間也確實來不及,不等火器運來,戰事已起。”猶豫了下,他才接著道:“元奇在江南沒有分號,捐輸銀兩增強廣州防務,在下還能向元奇股東交代,支助江南,在下無法向元奇股東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