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養匪自重(1 / 3)

團練大臣?關培有些納悶,忍不住道:“地方有團練大臣這個官職?”

如今還不是鹹豐年間團練大臣滿地走的時候,想要一個欽命的團練大臣頭銜不是件容易事,易知足這是先給關培吹吹風,畢竟這事由關培出麵比他自己赤膊上陣要順理成章一些,不過,這要細可不三言兩語的清楚的,眼下正在舉行受降儀式,他兩個主官自然不好總是交頭接耳,嘀嘀咕咕,他當即輕聲道:“進城了再。↖頂↖點↖↖,”

受降儀式本不複雜,易知足又是最不愛繁瑣的,在收繳了英軍所有的武器之後,簡單的寬慰了英軍一眾軍官之後,水師和團勇便將英軍戰俘押送入城關押在英軍原本的軍營之中,英軍營中鬧疫病,水師和團勇都不敢用他們的營地。

整個定海縣城已經完全由元奇團練接管,雖然是座空城,但從南門到縣衙,一路之上,元奇團勇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派肅殺景象。

關培和易知足兩人並肩進了城門,易知足並不居功自傲,稍稍落後了半步,應有的禮儀和規矩,還是要講究的,元奇如今雖然可以翅膀有些硬了,但易知足卻不願意與廣州的文武大員們把關係弄僵。

入城後看見精神抖擻,軍姿筆挺的團勇們站的象兩條墨線似的,關培不由的暗自感歎,短短半年時間,能將元奇團練訓練到這個程度,著實不簡單,他也頭一次覺的元奇團勇的軍容軍姿比綠營兵丁好看。

燕揚亦步亦趨的跟在易知足的身後,輕聲道:“校長,今日英軍投降,成功收複定海,晚上是否犒勞一下?”

“定海是座空城,英軍都缺少新鮮的肉食菜蔬,如何犒勞?”易知足沉吟著道:“告訴下麵,回到廣州,再好好犒勞他們。”

“是。”燕揚連忙應道。

略微沉吟,易知足接著吩咐道:“內外警戒,一如既往,不得有半分鬆懈,另外,從班到團,各級都要做好戰後討論和總結以及戰功評述,都做好記錄,我要檢查。”

“是。”

關培卻是聽的新鮮,忍不住道:“戰後討論和總結?那些兵能討論和總結什麼?”

“元奇團練初創,沒有任何經驗,每一次戰事都是寶貴的經驗。”易知足緩聲道:“兵們身臨前線,他們的感受和想法,最為重要,豈能不重視。”

話是如此,其實易知足製定這個規矩的用意遠不止於此,元奇團練不僅是戰後會討論,平讓裏訓練,也會定期討論,而且各級討論記錄都是要簽名的,就是,各個班的討論,每個士兵都要參加,每個發言的士兵都要登記名字,就算不發言,也要在記錄上簽名,一則證明參加了討論,再則也是證明記錄的真實性。

如此做,不僅有利於各級軍官發現人才提拔人才,也讓所有團勇知道,他們很受重視,這利於發揮他們的主觀積極性,利於他們融入元奇團練,利於加強元奇團練的凝聚力。

當然,這些東西,易知足沒心思給關培細,就算再好的製度和規矩,到了綠營手裏,也都隻能是流於形式,綠營,已經從根子上爛掉了。

進入縣衙,關培叫人置辦了一桌酒菜,隨後才讓人去請易知足,不多時,光著腦袋,一身長衫的易知足就搖著折扇緩步而來,見的一桌子還算豐盛的菜肴,他笑道:“軍門這是從哪裏淘來的食材?”

“坐。”關培著隨意的入席坐定,親自把壺給兩人各自斟了杯酒,才道:“下麵人在附近采買的,英夷買不到,咱們朝廷官兵還買不到?”

知道是買的還是搶的?易知足也不點破,免的掃興,從廣州出發,基本就沒吃過一頓好的,他也不客氣,舉杯敬了一敬,一口就幹了,而後大快朵頤。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關培才放下筷子道:“有元奇團練在,廣州,老夫是再無須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