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拜見王鼎(1 / 3)

道光二十年,秋九月,二十三,津直沽碼頭。

幾場秋雨之後,氣便一日冷似一日,但直沽碼頭卻並未因為氣變冷而冷清下來,雖然已過了海貿旺季,但漕運卻還沒有結束,九月底,正是最後一批運糧漕船抵達津之際,北上南下的漕船彙集在津,不論是北塘漕運碼頭還是直沽碼頭都泊滿了大大的漕船,寬闊的河麵上,船隻往來穿梭不息,一片繁忙。

一艘尖艏,水線修長優美,桅杆極高,懸掛著白色縱帆的西洋風帆船緩緩靠近了碼頭,登時就吸引了河岸上下所有人的注意,這艘仿佛是鶴立雞群一般的西洋帆船雖然漂亮,但卻無人欣賞,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下遊河麵,在看清隻有這一艘西洋風帆船之後,不少人心裏都暗暗鬆了口氣。

前段時間,英軍艦隊停泊在津海麵,雖然沒發生戰事,卻也著實讓城裏城外的百姓捏了一把汗,隨後又傳來英軍艦隊在東南沿海攻擊沿海港口城池燒殺搶掠的消息,此時突然看見一艘西洋風帆船出現在津的港口,哪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

很快眾人就放下心來,因為看清楚了船上都是留著辮子的漢人,而且碼頭上也出現了迎接的官員,前來迎接易知足一行的是琦善督標後營遊擊羅應鼇,他實在沒料到對方的船來的如此快,昨日才接到信,今日船就抵達津了,安排人騰出泊位,待的那艘漂亮的風帆船靠岸之後,他連忙大步迎上前,衝著易知足拱手道:“督標後營遊擊羅應鼇,見過易大人。”

一聽是督標遊擊,易知足便知是琦善安排的,暗忖琦善還算厚道,還特意安排了人接待,當即拱手還禮,道:“有勞羅大人前來迎接。”

“易大人是琦中堂貴客,便是津的貴客,末將豈能不前來相迎。”羅應鼇著抬起身打量了對方一眼,見他年紀不過二十出頭,不由的暗自咋舌,如此年輕就被朝廷封賞參將銜,三等輕車都尉,日後前程怕是難以估量,收回目光,他便稍稍躬身道:“末將已備下酒宴為大人接風洗塵,還望大人賞光。”

“酒宴就罷了。”易知足笑了笑,道:“時辰還早,我的兼程趕往京師,方便的話,還望羅大人安排艘船。”

“眼下是漕運季節,河道擁堵,大人若是急著進京,不若走陸路。”羅應鼇含笑道:“一應車轎都是現成的。”

“那就有勞羅大人。”易知足含笑拱手致謝,他是真不想多在津呆,一則是不習慣官場上的應酬,再則也是怕津官員跟他談生意,津的大沽口炮台其重要性比虎門還要有過之而不如,他眼下可拿不出火炮來賣給他們。

“些許事,末將自當效勞。”羅應鼇著便吩咐人去準備車轎,隨即語氣誠懇的道:“大人急著進京,末將也不便挽留,回程之時,還望大人給末將一個機會,略盡地主之誼,船在津,大人盡管放心,末將會安排人妥當看守。”

聽的這話,易知足不由的暗自苦笑,看來,是避免不了要與津官員打交道了,但願琦善隻是讓他順道指點修築大沽口炮台的防禦工事,若是要采買火炮,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一路穿城而過,易知足對津的印象並不怎麼好,繁華倒是不假,但城裏大街巷卻都是土路,人多牲畜也多,三個字——髒亂差,不過想想,廣州似乎也好不到哪裏去,這年頭,隻要是繁華之地,幾乎都差不多。

丫頭金英是第一次來北方,一路看著什麼都覺的新鮮,不住的東張西望,嘴裏問個不停,他問的自然不是易知足,而是琦善家中的奴仆,得了兩塊限量版金表的金玲還算夠意思,打發了一個貼身的奴才——常貴,做向導陪同他們一道進京。

一路出了北門,經南運河過北大關,踏上了被稱為西沽疊道的津京官馬大路,易知足才留意到,這條官道不僅寬闊筆直而且路麵也是相當的好,居然是石頭鋪砌的,這可是很難得了,看來,對於京津這條官道,朝廷不是一般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