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上海義勇(1 / 3)

空陰沉沉的,雨卻一直沒下下來,站在大堂外的知縣劉光鬥抬頭看了看色又看向大堂裏正在話的易知足、包世臣二人,他心裏很是納悶,名滿江南曾經做過兩江總督陶澍的師爺,號稱‘全能師爺’且又做過一任知縣的包世臣,怎的會做易知足的師爺,這事傳出去,怕是都沒幾個會相信。

轉念他又想到,易知足究竟有沒有帶元奇團練前來上海,這事可的盡快打探清楚了,若是沒有,他也好早做打算,總不能等到兵臨城下再掛印辭官。

正在東想西想,卻聽的易知足叫他“劉大人——。”

“下官在。”劉光鬥連忙應了一聲,快步走入大堂,拱手道:“易大人有何吩咐?”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將你縣衙師爺借調幾個,協助包先生辦理交接。”

這位易大人上任就隻帶了一個師爺?劉光鬥一楞,縣衙師爺,他如今也就隻剩下一個錢糧師爺——董千秋,他連忙如實道:“大人,縣衙如今隻有一位師爺,大人若是辦理交接需要人手,縣丞主薄以及六房書吏皆可抽調。”

縣衙也隻有一位師爺?易知足有些意外卻也不以為意,畢竟眼下是各衙門封印之時,見他沉吟,包世臣開口道:“明日請縣丞大人和董先生過來即可。”

“下官遵命。”劉光鬥連忙躬身道,隨即,他大著膽子道:“大人,接風宴已經訂下,不吃未免可惜,下官著人送來,可行?”

易知足聽的一笑,對方這是拐著彎的想宴請他,初來乍到,他也不願拂了對方的麵子,畢竟很多事情離不開這位上海知縣,再,他也想多方麵了解一下上海的情況,當即便頜道:“行,劉大人將封將軍也請來罷。”

見他同意,劉光鬥登時喜笑顏開,連忙拱手道:“下官這就去安排,大人稍後。”

待的劉光鬥離開,包世臣才道:“東翁急著交接,可是急於離開上海?”

易知足點了點頭,道:“得盡快趕往江寧,怕是要等到開印之後才能回來。”他急於趕往江寧是因為元奇團練的事情,元奇團練兵分兩路趕往江寧,年前就已經分批出,由粵入湘,順長江而下的怕是再有幾就能抵達江寧,他得與林則徐一道妥善安置,以免走漏風聲。

不過,這事卻不宜對包世臣提起,不是不信任,而是事情太大,正麵對戰,他們根本不是英軍的對手,唯有出奇製勝,而元奇團練就是奇兵,若是走漏了風聲,這仗也不用打了,保密起見,自然越少人知道越好。

雖然包世臣不知道對方為什麼要急著去江寧,但對方不他也不多問,身為幕僚,不該打探的堅決不要多問,這是規矩,不過,對方不,很顯然不是去江寧拜碼頭,看來極有可能與元奇有關。

廝李旺這時快步走到大堂外稟報道:“少爺,外麵有幾個書吏和衙役,是前來拜見。”

道員是獨任官,手下沒有屬官,不象知縣手下有縣丞、主薄、典史、巡檢之類的屬官,但署內六房書吏和三班衙役卻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正是封印期間,前來的拜見的應該都是住在上海縣城消息靈通之輩。

見易知足不吭聲,包世臣估摸著他是不願意見,便開口道:“東翁且先歇著,在下去見見他們,六房書吏熟悉情況,利於辦理交接。”

易知足確實不願意見他們,當即點了點頭,道:“有勞包先生。”隨即又吩咐李旺道:“著人先將包先生的院子收拾出來,氣冷,木炭要備足。”

“謝東翁體貼。”包世臣著拱手離開。

點了支雪茄,易知足緩步步出大堂,站在台階上打量著空曠的院子,一路進來他就留意到這道衙不僅規模較而且有些破敗,與廣州的總督府自然是不能相比的,就是與廣州的府衙相比,也是明顯不如,不過想想也是正常,雖品級相同,都是府級署衙,廣州府府衙畢竟是在省城,豈是在縣城的道衙能夠相比的?

有時間得抽空將這署衙翻新一下,他心裏暗忖,這可是上海的臉麵,以後少不的要在這裏接見會見一眾外商,這破敗的樣子,可是有損上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