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一章 江南提督(1 / 3)

上海義勇的招募條件完全是仿照元奇團練,要求是高了些,但算不上苛刻,易知足一轉念就明白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待遇!元奇團練是以招募元奇夥計職員的名義招募的,雖然開出的薪酬不高,但元奇的福利著實不低,尤其是元奇的頂身股,有著巨大的誘惑力,相比之下,上海義勇就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拿什麼吸引上海周邊的青壯加入義勇?易知足習慣性的點了支雪茄,為了避嫌,不可能以元奇的名義招募,而且朝廷不允許元奇壟斷江浙的錢業,元奇這塊金字招牌在上海以及周邊各縣也未必好用。

雪茄的煙味不象旱煙那樣嗆人,相反還股甜熟的香味,不過,劉光鬥還是不喜歡,但礙於身份,他不好幹涉,隻得微微向後仰了仰,盡力想離煙霧遠些。

易知足留意到他這個動作,笑了笑,起身打開簽押房的窗戶,轉過身才道:“非是招募條件苛刻,應募的人少,是因為義勇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英夷曾攻陷過上海縣城,對於英夷戰力,以訛傳訛,估計已是無限誇大,再則,兵凶戰危,亦是人所周知,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誰願意做義勇?”

“義勇的餉銀已是平齊綠營。”劉光鬥遲疑著道:“再提一提?”

易知足道:“義勇的餉銀若是過綠營,那又該有的麻煩了。”

這一點劉光鬥也早就考慮到了,所以給義勇開出的待遇才平齊綠營,聽的這話,他也是大感為難,略微沉吟,才問道:“元奇團練是何情形?”

“元奇團練的團勇都是元奇的夥計職員,工錢再高,綠營也無話可。”易知足緩聲道:“況且,元奇的夥計職員本身薪酬就高,繅絲女工一月都是四塊銀元。”

繅絲女工一月四塊銀元?劉光鬥暗自咋舌道:“聽聞廣州的繅絲女工不少?”

“是不少,有六七萬人。”易知足隨口回了一句,然後將話頭拉回來,“上海與廣州不同,唯有高餉,包吃住,另外每月開六兩銀子,二千人每月也就一萬二千兩,還撐得住。”

果真是有錢底氣足,一下子就將餉銀漲三倍,劉光鬥又是歡喜又是擔憂,遲疑著道:“那綠營?”

“綠營有異議,我來應付。”易知足道:“劉大人盡管照辦就是,至於銀錢,先與元奇上海分行暫借一萬五千兩,招募的義勇,先一月餉銀。”頓了頓,他接著吩咐道:“最近幾日,召集縣城一眾士紳商賈,進行捐輸。暫借元奇上海分行的那一萬五千兩,就算是元奇的捐輸。”

“下官謹尊大人諭令。”劉光鬥隻覺的渾身舒暢,這位易大人行事爽快,毫不推諉,出手更是闊綽,在他手下辦差,實是令人愉悅。

易知足點了點頭,道:“最遲二月中旬,義勇的訓練就要全麵戰展開,劉大人務必抓緊時間。”

“下官明白。”

劉光鬥確實也雷厲風行,趕回縣衙就匆忙部署,到的下午,縣城內外就張貼出來新的招募告示,整個縣城登時為之轟動,一月六兩的餉銀著實是令人眼紅不已,在碼頭上做苦力,扣除夥食一個月還掙不下一兩銀子,這義勇包吃住,一月盡的六兩,兩個月所得就比苦幹一年還要多,如何能不眼紅。

消息一傳開,縣城內外張貼告示處都被圍的水泄不通,聽的衙役書吏朗讀講解,確信這事不是假的,不少人徑直就趕往城隍廟前的校場去應征,還有不少自知不符合條件的則趕緊的奔向碼頭,雇船回家通知自家子侄親友,如此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自然是不容錯過。

城隍廟就在縣衙的西北方向,距離縣衙不太遠,廟前是一個寬闊的廣場,是以前駐兵的校場,俗稱舊校場,劉光鬥將招募義勇的地點就設在這裏,一字排開的五張桌子,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幾個衙役書吏正閑的無聊閑侃,一群十幾個青壯漢子快步圍了上來,“這裏是招募義勇的嗎?我們前來應征。”

一個衙役斜了他們一眼,往右一指,“看見那根橫著的木杆沒?去量一量,比木杆高再,沒木杆高的,一邊涼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