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江寧會戰(三)(1 / 3)

寶山縣,南門,譙樓。

一身長衫的黃殿元眺望著寬闊的江麵上不斷沿江而上的英軍船隻,不勝感慨的道:“寶山南為上海門戶,西為蘇常藩籬,素稱‘東南第一險要’,曆來皆是兵家必爭之地,卻隻短短一個時辰,便為英軍攻占,看來,這滿清也是氣數將近。”

聽他感慨,姚啟昌點頭道:“自廣州北上,英軍一路猶如摧枯拉朽,何曾有一合之敵,東南不保,這滿清也即將步蒙元後塵。”著,他緩步過去拍了拍城牆上安放的火炮,“少主得跟英軍交涉一下,這些火炮要盡快移交給咱們,打鐵還的自身硬。”

“放心,早有協議。”黃殿元道:“英軍不用之火器,盡歸咱們。”著,他轉南望,姚啟昌試探著道:“少主,英軍會不會攻打上海?”

“英軍要攻擊江寧,豈能不掃清後路?”黃殿元話音未落,一名會眾快步登上城樓,遞上一份告示,道:“稟少主,這是剛送來的。”

黃殿元快的看了看,冷笑道:“螳臂當車,易知足也有如此不理智的時候。”著,便轉身下了譙樓。

楊家嘴西炮台,璞鼎查、義律、巴加、郭富等一眾英軍高層正誌得意滿的指點著戰場,議論著這一戰的得失,聞報黃殿元有重要消息稟報,璞鼎查微笑著點了點頭。

黃殿元、馬儒翰兩人登上炮台,略微寒暄,馬儒翰就用英文將告示朗讀了一片,璞鼎查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道:“征集船隻,無非是用火攻。”

略微沉吟,義律才道:“若無必要,我建議最好不要攻打上海。”

“為什麼?”滿臉得意之色的海軍少將巴加揚了揚眉頭,有些疑惑的看向他,璞鼎查、郭富也一臉的不解。

頓了頓,義律才道:“上海道台易知足,是元奇大掌櫃,咱們大不列顛以後想在清國攫取更多的利益,需要與元奇合作。”

“不可能。”巴加想都沒想就開口道:“我們要在吳淞口留駐兵力防守,上海必須打。”

“好吧。”義律聳了聳肩,道:“換個法,上海是鐵定要開辟成通商口岸的,我不希望咱們的海軍給上海留下一個惡劣的印象,這將不利於以後的通商。”

璞鼎查的目光在他臉上轉了兩圈,才道:“寧波也將開辟成通商口岸,怎麼沒見你反對?”

“我隻是建議。”義律看了三人一眼,道:“希望你們重視元奇,沒必要與元奇正麵衝突,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減少不必要的傷亡?”璞鼎查疑惑的道:“什麼意思?”

義律看了一眼黃殿元,道:“黃先生,請詳細介紹一下上海的守軍情況。”

聽的翻譯,黃殿元略微沉吟,才緩聲道:“上海綠營兵力不多,就一個提標營約五百人左右,還有年後新招募的二千義勇,元奇團練派了五百人的一個營在上海訓練那二千義勇,另外,今日從吳淞口潰敗的兵丁數額不,應該在三千以上,若是駐紮上海,那上海將有六七千兵力。”

聽的有六七千人,巴加也不敢輕視,問道:“上海防禦如何?”

“幾乎沒有防禦。”黃殿元道:“東溝口一道防線,蘇州河口一道防線,安置的火炮都不多,與吳淞口炮台沒有可比性。”

“哼。”巴加輕蔑的笑道:“一群潰兵,又無堅固的炮台,人數再多也是一群鴨子。”

璞鼎查卻吩咐道:“繼續打探上海的情況。另外,從現在起,江寧、鎮江、揚州、杭州等地的情報,我希望能夠一日一報。”

黃殿元點了點頭道:“我會盡力滿足閣下的要求。”

待的黃殿元、馬儒翰兩人離開,璞鼎查才接著道:“先駐紮在寶山,派遣先遣船沿江而上確定沿途水文資料,吳淞口是戰略要地,派人挖修工事,構築陣地。”

上海,蘇州河北岸。

易知足從河口順著江岸緩步而行,一見他停下腳步,兩個親衛隨即拿起鐵鍬迅在做上記號,一路用腳步丈量了三公裏,易知足才停下腳步,待的親衛做上記號,他隨即吩咐道:“連夜挖修戰壕,對岸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