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一等子爵(1 / 3)

東門,老白渡碼頭。

易知足麵無表情的站在碼頭上看著緩緩駛來的欽差官船,在他身後是上海縣城大文武官員,再往後則是上海縣城一眾耆老名紳,上海不過一縣城且不在交通要道上,雖然富庶但等閑難得一見地方大吏朝廷大員,更別欽差大臣。

一眾文武官,耆老名紳都是一臉興奮低聲的議論著,一個個都心知肚明,這次欽差大臣前來上海是為了封賞元奇的大掌櫃,上海道台大人易知足,不過讓他們有些不解的是,站著最前麵的道台大人似乎沒有一點高興的模樣。

易知足確實不高興,一肚子的不痛快,朝廷要籌建新式海軍6軍,明顯是在打元奇的主意,而元奇這大半年來向江浙擴張,賑濟河南安徽災民,支撐江寧會戰,差不多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元奇現在的處境比朝廷還要艱難,哪裏還有銀子籌建海軍,訓練新式6軍!

對於新來的這位南洋大臣耆英,他也沒有什麼好感,前日林則徐來信告訴他,籌建海軍是穆章阿上的折子,他心裏就更是不痛快,他可不願意為他人做嫁衣。

官船緩緩的靠上碼頭,一個身著一品官袍的大員緩步走出船艙,麵北而立,見的易知足愣愣的沒反應,站在他身後的包世臣生怕他失了禮儀,急忙輕聲道:“大人,欽差到了!”

回過神來,易知足瞥了一眼立在船頭的官員一眼,連忙跪下,朗聲道:“下官上海道員易知足率領上海縣闔城文武縉紳恭請聖安。”

瞟了碼頭上眾人一眼,耆英才高聲道:“聖躬安。”完,他緩步走過跳板,踏上碼頭,易知足又連忙道:“下官易知足等恭迎欽差大臣。”

他身後一眾官員士紳也連忙齊整的道:“恭迎欽差大臣!”

“免禮。”耆英著上前兩步,極為親熱的虛扶了易知足一下,道:“易大人請起。”

易知足順勢起身,瞥了對方一眼,見他眉毛稀疏,雙眼狹長,蓄著一縷長須,精神抖擻,瞧著不過四十多歲,看來不僅保養的好,身體底子也不錯,當即拱手道:“欽差大人一路舟車勞頓,下官在慶豐樓略備薄酒。”

“易大人稍後。”耆英著轉身看向官船,易知足順著他眼光看去,卻見僧格林沁一身便裝從船艙裏大步走了出來,心裏不由的暗自詫異,僧王來上海做什麼?訓練新軍?正自疑惑,又見卓秉恬從船艙裏走出來。

卓秉恬原是戶部尚書,現任吏部尚書,他怎會也來了上海?一轉念,他就反應過來,對方定然是為鐵路之事而來,當下眼睛就是一亮,這下不用擔心沒銀子了!

三人中,易知足與僧格林沁最為熟稔,兩人一起收複鎮江,在江寧也是時常見麵喝酒閑侃,見對方一身便服,他也不行大禮,迎上前拱手笑道:“僧王怎的有暇來上海,莫不是打秋風來的?”

“知足一猜就中。”僧格林沁爽朗的笑道:“本王還真是來打秋風的,知足可不要推諉!”

一聽這話,易知足就知道他打的什麼算盤,當即笑道:“僧王怕是來的不巧,連番災害,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那本王可不管。”僧格林沁笑道:“沒有餘糧,本王刮地三尺。”

“那可不成。”卓秉恬緩步上前,笑嗬嗬的道:“僧王將地皮刮了,耆大人豈不得喝西北風?”

易知足連忙拱手道:“下官見過卓部堂。”

聽的幾人寒暄,碼頭上一眾文武縉紳一個個都感覺涼颼颼的,什麼情況?不僅來了一個南洋大臣,還來了位王爺,還有位部堂?還揚言要刮地三尺!驚詫之後,一眾人連忙亂糟糟的見禮。

待的眾人見禮之後,卓秉恬才看向易知足,道:“趕緊回衙,開中門迎旨。”

“早已經準備好。”易知足著伸手道:“三位請。”

道台衙門早已大開中門,大堂上擺設香案,易知足先行一步回衙恭候,原本他心裏多少有些忐忑,不過,見的卓秉恬前來,他心裏隱隱生出一些底氣,道光應該不至於吃相那麼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