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用教案(1 / 3)

道光二十八年,春三月。Ww WCOM

吳淞江麵,一艘木殼火輪冒著黑煙飛快的越過江口,逆水而上,引起江麵上不少過往帆船上的船員水手和乘客的注目,這艘沒有風帆沒有巨大水輪的火輪就是在上海也是輕易難得的一見的,待的看清楚船上懸掛的黃龍旗,一眾船隻紛紛避讓。

黃龍旗是南洋海軍的軍旗,如今大清沿海在水上討生活的沒人不認識黃龍旗,火輪船甲板上,一個二十六七,留著短辮,大眼睛厚嘴唇,身著一襲灰色長衫,看著甚是精幹的年輕人負手昂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坐鎮定海,官至副將的海軍6戰隊二團團長陳洪明。

遙望前麵煙囪林立的吳淞,陳洪明大為感慨,吳淞一帶簡直是一年一個樣,大大的煙囪猶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這才幾年光景,都快趕得上廣州那邊了,這展的度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老陳。”教導員孫有餘緩步踱了過來,道:“直接去上海,還是在吳淞靠岸?”

微微側過身,陳洪明才道:“在吳淞靠岸?乘火車去上海?”

孫有餘笑了笑,道:“還沒坐過火車,想去親眼見識一下。”

陳洪明這次前來上海是奉命前來,不過,易知足卻是特意叮囑他微服前來,當即他便含笑道:“那好,就在吳淞登岸。”

孫有餘有些不放心的道:“不會耽擱正事吧?”

“無礙。”陳洪明不以為意的道,此番易知足召他來上海,隻是簡單的是為了一樁教案,不是什麼急事,再,從寶山做火車也不比坐船慢,誤不了事。

寶山至上海的鐵路是大清第一條複線鐵路,通車不過才大半年時間,陳洪明、孫有餘一行抵達火車站買了車票進的候車大廳,見的裏麵人滿為患,不由的暗自咋舌,孫有餘看了看手中的車票,價格是一角,這個價格談不上貴,卻也不便宜,他忍不住道:“一列火車能裝那麼多人?”

陳洪明頜道:“輕輕鬆鬆一二千人,擠點三四千也不在話下。”

能裝那麼多人?孫有餘暗自驚詫,卻也不再多問,四下裏打量,候車大廳裏的人極為混雜,有紅頭藍眼睛的西洋人有著袍服的官吏,著長袍馬褂的士紳商賈、著新式工裝的工人,身著短襟的販夫走卒,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陳洪明卻是被一群高談闊論的年輕人給吸引住了,那些個年輕人大都在二十上下,與海軍官兵一樣留著短辮,身著藍色軍裝,不過,上衣卻是敞開著的沒有扣扣子,露出裏麵雪白的襯衣,有幾人手上還戴著寶表廠新推出的手表,而且一個個都的一口流利的官話。

吸引他的的不是他們的裝扮,而是他們的話題,他們的正是一樁生在青浦縣的教案,留神聽了一陣,他才將這起教案的來龍去脈弄明白,心裏大是納悶,這所謂的青浦教案不過是一樁的不能再的案子,怎麼會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這可不象校長的作風!

所謂的青浦教案,不過是三個英吉利傳教士違反規定到青浦縣境內傳教,與碼頭上漕幫幫眾起了衝突,事情經過很簡單,三個傳教士宣傳教義分傳單,漕幫幫眾則跟他們討要經書——也就是成本的《聖經》,知道他們要經書是擦屁股,還是糊窗戶,又或者是卷煙抽,誰也不清楚。

三個傳教士別手裏沒有經書,就是有經書也承受不起如此大範圍的贈送,雙方因此而產生言語衝突,繼而生爭執,雙方情緒都變得焦躁,擁擠推搡之間,一個傳教士的手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是戳到了前排一個漕幫幫眾的臉上,而且是戳出了血。

這一下等於是捅了馬蜂窩,人多勢眾的漕幫豈肯罷休,一擁而上將三個傳教士痛打了一頓,好在青浦知縣帶著差役及時趕到,製止住了餘怒未休的水手,製止了事態進一步擴大,沒有鬧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