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這道遺詔看似不合情理,但載銓、穆章阿等四人哪個不是人尖,轉念都回過味來,四阿哥、六阿哥本就不相伯仲,兩人對元奇的態度截然不同,而元奇對朝廷而言,又是至關重要,元奇大掌櫃易知足是否進京,直接關係到朝廷對元奇的態度,當然也就直接決定了大清儲君人選。 WwWCOM
六阿哥奕訢與易知足頗為親近,素來也是極力支持元奇,若是易知足進京入值軍機,立奕訢為儲君,不僅可以令易知足安心,亦可令君臣合璧,相得益彰,齊心協力開創一個中興盛世。
易知足若是不進京,往輕了是與朝廷離心離德,往重了,就是有不臣之心,那自然就該立素來反對元奇的四阿哥奕詝。
四人心裏都是頗為的感慨,誰也沒想到,易知足的態度居然能夠直接左右大清的儲位,隻怕易知足本人也是萬萬想不到的,從這點來看,道光對元奇的重視也是到了極點。
道光半躺在炕上,仿佛是不放心似的直愣愣的看著穆章阿在三道諭旨上用印,待的穆章阿一一呈上來驗看之後,他費勁的將三道諭旨分遞給三人穆章阿、載銓、潘世恩三人,穆章阿瞟了一眼,他手中的這道諭旨是著六阿哥奕訢繼承大統的,想來,潘世恩手中的才是四阿哥奕詝繼承大統的,而載銓應該是拿的那道最為完整的諭旨,看來,道光還果真是清醒的很。
做完這一切,道光似乎輕鬆不少,緩緩的合上眼,穆章阿四人大氣也不敢出,靜靜的跪在炕前等著,四人心裏都清楚,道光沒叫跪安,顯然是還有事情交代。
果然,略微休息了一陣,道光睜開眼緩聲道:“宣奕詝、奕訢覲見。”
待的奕詝奕訢快步進來跪下,道光才緩聲道:“元奇財雄勢大,然股東遍及東南,名下職員工人數十萬,這些年頻頻賑災沒少邀買人心,新征之南洋,朝廷亦鞭長莫及,這些年年景不好,災害連連,國庫空虛,地方不靖,江南尤其不宜動兵。
對於元奇,要善加安撫,多加籠絡,除非其公然作亂為患,否則不宜鏟除,朝廷亦須繼續推行兵製革新,訓練新軍,以防不測。”
道光這道諭旨是特意針對易知足不進京,四阿哥奕詝繼承大統的,他擔心奕詝繼位,迫不及待的欲鏟除元奇,之前召見兩兄弟他將元奇的情況已分析的十分詳細,卻尤自不放心,當著一眾重臣的麵再次叮囑,有這道諭旨,即便奕詝繼位亦不至於在短期內動念鏟除元奇。
聽的這話,奕詝心裏竊喜不已,連忙率先叩道:“兒臣等遵旨。”奕訢亦跟著磕頭。
載銓、潘世恩、林則徐等原本還擔心易知足不進京,奕詝繼位就會針對易知足,逼反元奇,聽的這道諭旨,一個個都暗鬆了口氣,這個疏漏總算是補上了,看來道光考慮是十分周全,當下連忙磕頭齊聲道:“微臣等遵旨。”
停歇了一陣,道光再次開口道:“廣西會黨作亂,皆因災害連連,民不聊生,湖廣是大清糧倉,江浙是財賦重地,連年遭災,須的安撫以顯朝廷恩德,著蠲免六省災區賦稅一年。”
這是道光在位三十年下的處理的最後一件政務,他希望籍此穩定江南,爭取江南的民心,伺候幾日,他持續的高熱不退,陷入昏迷,病情迅惡化,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八,道光終究沒能等到廣州的消息,帶著無限的遺憾撒手西去。
距離孝和睿皇太後逮崩不過月餘,道光駕崩,遵照道光遺詔,圓明園內外嚴密封鎖消息,秘不喪,一直等到二月初一,廣州將軍奕湘、廣東巡撫葉名琛聯名的折子抵達京師,才正式對外公告下,皇四子奕詝繼承大統,定年號為鹹豐。
廣州,磊園,長樂書屋。
易知足放下信,一聲不吭的起身走到窗戶邊點燃了一支香煙,包世臣味覺詫異,拿那封信快的掃了幾眼,信是林則徐寫來的,原原本本的記述了道光臨終立儲的情況以及道光的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