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流寇作風(1 / 3)

才蒙蒙亮,漢陽漢口一帶江邊便人聲鼎沸,數十萬太平軍開始有條不紊的排隊登船,一艘艘大大的船隻開始溯江而上,江岸上,大隊人馬緩緩沿江上行。WwW COM

武昌文昌門譙樓,易知足從望遠鏡裏看著這一幕,暗自長鬆了口氣,太平軍終於開始撤退了,實話,他是真擔心太平軍不知死活堅守漢陽漢口,那會逼迫海軍艦隊與太平軍水師交戰。

“算他們識相。”僧格林沁冷哼了一聲,隨即又道:“艦隊上午能抵達興洲嗎?”

易知足放下望遠鏡,道:“王爺想乘機尾追?”

“如果能追擊自然是最好。”僧格林沁道:“曆來打流寇都是隻追不攔。”

“對岸太平軍有五萬精銳,老弱都乘船而行,豈是那麼好追擊的?”易知足緩聲道:“艦隊上行,瞞不過太平軍,否則他們不會如此從容。”

“咱們不可能追擊。”僧格林沁道:“海軍艦隊多火輪船,沿江追擊不行?”

易知足搖了搖頭,道:“都是些老弱婦孺,跟殺良冒功有什麼區別?沒興趣!”

見他不願意,僧格林沁也不勉強,轉而道:“這種火輪炮艦,元奇一年能製造多少?”

“廣州上海兩地加起來,一年也不過二三十艘。”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長江水師要形成規模,少得三五年。”

要三五年?僧格林沁暗歎了一聲,三五年後怕是黃花菜都涼了,朝廷籌建長江水師,委任的是北洋水師的常保為水師提督,這事易知足隻字不提,顯然是心有怨言,他也不想沿著這個話題談下去,免的尷尬,當即便道:“咱們也該走了。”

隨著漢陽漢口太平軍的撤離,隨著僧格林沁率領八旗綠營過江追擊,籠罩在武漢三鎮上空的硝煙徹底消散,不過,由於大量百姓被太平軍裹挾而走,整個武漢三鎮顯的極為冷清和空曠。

易知足這時候也空閑下來,整日裏微服在城裏城外閑逛,武昌城破,城內豪門大戶、士紳商賈被殺了不少,不少人家可是被滅門,他盤算著,是不是借這機會盤下一些宅子園子商鋪,當然,這事急不得,畢竟有不少機靈的士紳商賈在大戰之前就逃出了城,是否無主,還的再等些時日才能確定下來。

武漢三鎮這次雖是大傷元氣,不過,他相信,要不了一兩年時間就會很快的再次繁榮起來,隨著兩萬八旗新軍南下,太平軍隻要稍稍理智一點,就不可能出師河南,最大的可能就是依仗水師,占據洞庭湖以及長江上遊,湘水資水一帶流域。

如此一來,武昌的戰略位置將更為重要,會駐紮大量的八旗綠營,而太平軍在兩湖攪風攪雨,會促使大量的士紳商賈遷來武昌,大量逃難的百姓也會湧來,很快就能恢複到以前的繁華,甚至還有可能更為繁華。

武昌目前這情況,可是極為難得,不乘著這個機會賺點銀子,易知足心裏還真是過意不去,這次賑濟安撫武昌百姓,開支不,怎麼著也得將這個缺口填補回來不是。

這日一早,親衛就送來一份請柬,湖北巡撫江忠源在黃鶴樓設宴宴請,對於黃鶴樓,易知足可謂是慕名已久,正打算這幾日抽空專門去一趟,見的江忠源宴請,當即欣然前往。

黃鶴樓名聲極大,但凡是文人騷客前來武昌,必遊黃鶴樓,但近些日子卻是冷冷清清,整日裏也難見幾個人影,不過,今日卻是格外熱鬧,原因很簡單,新遷湖北巡撫的江忠源在此宴客,聽聞風聲,不少官員紛紛趕來,一時間黃鶴樓上下翎頂輝煌。

武昌城裏的大文武官員被太平軍殺了個幹淨,這些突然冒出來的官員自然都是消息靈通巴巴趕來的候補官員,如今武昌城裏的什麼都不多,就是官缺多,雖在武昌做官風險大,但錯過了如此難得的補缺的機會,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才再有機會。

江忠源未到,一眾候補官閑著無聊,一邊欣賞風景一邊閑侃,話題除了對湖北時局的擔憂以及官缺的情況之外自然就是江忠源,對於這位迅竄起,堪稱大清官場傳奇的新巡撫,所有人都是又羨又妒,短短三四年間,由知縣而知府而巡撫,實在是聞所未聞,三十多歲的封疆大吏,怎能不讓人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