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的易知足漫不在意,嚴可欣遲疑了下,婉轉的道:“可不是人人都象老爺這般喜愛閨女,素來風氣是重男輕女,民間棄養女嬰風氣甚烈,一般家境稍富裕一點的,也往往隻養一兩個閨女,更遑論窮家戶。
多女尤多慮,不少地方都有溺殺女嬰的習俗,棄養女嬰的情況更是常見,孤兒院待遇優厚,若是不加管束,有可能會加重棄女嬰的現象,如今上海有數十萬人口。”
不等她完,易知足就發覺自己確實想的簡單了,孤兒院若是不加限製,怕是一年就能收養上千的女嬰甚至更多,長此以往,他就是再有錢也撐不住,況且這也違背他辦孤兒院的初衷。
這年頭缺乏有效的避孕措施,醫療也跟不上,孩子生的多,夭折率也高,不少人家都是四五個,七八個孩子,十幾個孩子的也一點不稀奇,但最終能成人卻不多,這也加重了棄養女嬰的風氣。
由此,他又想到了工廠老板對於保護女工權益的抵製,女工隔三差五的懷孕,孩子一個接一個的生,沒有哪個工廠老板撐得住,因此工廠招收女工,結婚的一般都不要。
這是一個死循環,他不是神仙,同樣也束手無策,***這玩意不是沒有,但現在的套套粗製濫造,再則,因為夭折率高,隻能以數量取勝,沒人願意避孕,可著勁的生,還不知道能活幾個,一旦避孕,無後的幾率就太大了!
一直緩步踱到園子門口,他才開口道:“張貼告示,人滿為患,另外安排人日夜巡邏。再一個,孤兒院遷址,尋個偏僻點的地方,原址改辦幼兒園,招收三至六歲的幼兒。”
頓了頓,他接著道:“跟夫人商量一下,組織人手,著手推廣普及幼兒園,免費入學,學前教育也是普及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元奇劃撥經費。”
若是從幼兒開始免費入學,這幾乎是能從根本上扭轉棄養女嬰的風氣,嚴可欣笑吟吟的道:“遵命,老爺。”
易知足一笑,“這可不是事,你們別給我辦砸了。”
話未完,林美蓮快步進了園子,迎上來見禮道:“爵爺東南大學的馮校長求見。”
“請他去書房罷。”易知足著看向嚴可欣,“跟許怡萱一聲,《女報》要加強這方麵的宣傳,時代在進步,女人不僅能讀書、經商、工作,以後還能入仕,推廣普及幼兒園的事情也可以先在報紙上吹吹風。”
東南大學,於道光二十六年就開始籌建,鹹豐二年開始正式招生,校長馮桂芬是江蘇吳縣人,曾師從林則徐,是江蘇經世致用派的代表人物,道光二十年進士,高中一甲二名也就是榜眼,在江南士林聲名卓著。
道光二十四年,他丁母憂回籍,二十七年應易知足之邀,出任東南大學校長,一心一意創辦東南大學。
進的書房,易知足便拱手笑道:“林一兄今日如何有暇前來?”
馮桂芬不過四十六七,一副衝淡謙和、恂恂儒雅的模樣,起身還了一禮,他才道:“爵爺怕是忘記東南大學了罷。”
易知足素來是做慣了甩手掌櫃的,聽的這話,一邊伸手讓座一邊笑道:“瑣事繁雜,還望林一兄見諒。”到這裏,他已是反應過來,“今年可是第一批學生畢業?”
“難得爵爺還記得。”馮桂芬笑著頜首道:“再有兩個月,首批八百餘名學生就將畢業,爵爺有何打算?”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大清的近代教育目前才是起步階段,當前階段還是以推廣普及教育為主,擇優錄取一批公費出國留學,去美利堅、英吉利、法蘭西,名額一百吧,四百暫時分配到師範學院、中學任教,剩下三百進入南洋兩省入仕或是進入元奇名下的銀行、證券、鐵路、工廠,林一兄認為如何?”
“這批學生都很優秀,學習也刻苦。”馮桂芬斟酌著道:“二四二罷,公費出國留學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