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擼到底(1 / 3)

多印一些紙鈔就解決問題了?易知足神情淡漠的看了綿愉一眼,又看了看林則徐,這才是兩人來上海的真正用意?

超發三四千萬的紙鈔,元奇可真沒這個膽子,畢竟元奇的紙鈔是能隨時兌換現銀的,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擠兌,元奇就有可能轟然倒塌,朝廷怕是做夢都希望看到元奇倒閉破產,這種出力不討好的蠢事,他豈會做?

山東七百萬災民,他確實想賑濟,但隻能量力而行,他絕對不會為了救這七百萬災民而將元奇置於險地,元奇若是倒閉,絕對不亞於黃河改道所造成的災!

“元奇的紙鈔是隨時隨地能夠兌換現銀的,多印發四千萬兩,是什麼後果?”易知足冷聲道:“朝廷該不是巴望著元奇紙鈔跟朝廷的官票寶鈔一般貶值,然後倒閉破產吧?”

這話可不是一般的重,綿愉連忙擺了擺手,“國城想哪裏去了,元奇若是倒閉,咱大清可真就沒救了,絕對沒這個想法。”

“沒這個想法最好。”易知足緩聲道:“元奇若是倒閉,大清的金融和經濟都會崩潰,其危害遠非黃河決堤改道能比。”

聽的這話,林則徐不得不開口解釋道:“這四千萬紙鈔,朝廷是希望元奇能夠作為給朝廷的無期借貸如此大的水災,若是不能妥善賑濟,死亡人口怕是得上百萬。”

“元奇的紙鈔是遵照嚴格的比例發放的,這是元奇紙鈔在市場上正常流通並且保值的根本保證,不可能,也不敢濫發。”易知足沉聲道:“至於給朝廷的無期借貸,也是根據朝廷歲入的總額以及收支情況來定額,目前的情況,元奇不能也不敢給朝廷繼續放貸。”

林則徐輕歎了口氣,雖然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果,但親耳聽到易知足拒絕,他心裏還是難以接受,鹹豐元年,他就豁著老臉讓元奇捐輸了六百萬堵築黃河豐北決口,這次可真是再開不了口了。

見的林則徐開口也被堵了回來,綿愉趕緊將話頭繞了回來,“晉商有銀子,但壓根就不願意借給朝廷,國城可有辦法?”

慢條斯理的點了支香煙,易知足才道:“晉商為什麼不敢借銀子給朝廷?是擔心有借無還,不過,有元奇擔保,想來應該不會有問題。”

元奇擔保?林則徐立時就反應過來,元奇這段時間肯定已經跟晉商達成協議了,否則不會如此,他登時一臉欣喜的道:“晉商大額拆解,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易知足道:“這次賑災規模空前,須得詳細籌劃,朝廷財政也不寬鬆,盡量少借,晉商的利息不高,但也不低,年息一分。”

年息一分,就是年利率10%,相當於月息八厘多點,就高利貸來,這壓根不算息,就額借貸來,也確實是不算高,但對於動輒上千萬的大額借貸來,這就有些高了,元奇最後一次給朝廷的大額借貸,年息隻是五厘,這足足高了一倍。

四千萬,也就意味著一年四百萬的利息,這會壓的朝廷喘不過氣來,林則徐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能否讓晉商將利息降低些?”

“這是晉商頭一次給朝廷大額借貸,利息不能低了,否則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易知足緩聲道:“考慮到朝廷的財政處境,三年之內,元奇可以分擔一半的利息,但是,黑龍江用兵,不能停!”

這等於是元奇花六百萬兩白銀買黑龍江用兵,林則徐做不了這個主,看了綿愉一眼,綿愉笑道:“出兵黑龍江,本就是朝廷份內之事,應該沒問題,不過,慎重起見,還是給皇上發個電報為好。”

有電報確實是方便不少,林則徐微微點了點頭,話頭一轉,道:“南流北流,國城是何看法?”

“不論南流還是北流,皆各有利弊,一時間也難以權衡。”易知足緩聲道:“朝廷和元奇也就這三五年艱難點,在下的看法是,先堵決口,然後在全國範圍內,征集治水大家,組建黃河治理考察隊,對南流北流區域的水係、農業、經濟等各方麵進行實地考察,拿出具體的方案,緩過這幾年,再聯手徹底根治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