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鏖戰津京(四)(1 / 3)

距離津城五十裏之外的軍糧城裏,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勳爵一臉陰沉的坐在臨時的指揮部裏叼著煙鬥默然不語,坐在他對麵的法蘭西特使葛羅男爵則是神情凝重的望著窗外。

元奇派兵增援津,而且兵力高達三萬左右,對整個聯軍來無疑是最為糟糕的局麵,兩人心裏都清楚,快速攻占津,切斷京杭鐵路,再攻打京師的計劃已經行不通,聚集了四五萬元奇新軍和八旗新軍的津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破。

良久,額爾金才開口道:“我們是否應該考慮,轉移目標,直接攻打清國的都城北京!”

“直接攻打北京?”葛羅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他被額爾金的大膽想法嚇了一跳,“不攻占津,不切斷京杭鐵路,能打下北京?”

“我想應該有可能。”額爾金輕輕磕了磕煙鬥,慢條斯理的重新裝填煙絲,“津集結了四五萬新軍,就算能打下來也必然是傷亡慘重,耗時長久,如果我們分兵攻打北京,會是什麼情況?”

頓了頓,他接著道:“北京是清國都城,一旦我們分兵攻打,清國皇帝必然從津抽調兵力回援,我想,以元奇與清國朝廷的關係,清國皇帝必然是不會允許元奇新軍進入北京,而且,元奇也不可能向八旗新軍提供大量的槍支彈藥。”

遲疑了下,葛羅才道:“元奇新軍已經進駐津,這明元奇與清國皇帝已經聯手。”

“即便是聯手,清國皇帝也絕對不會允許元奇的部隊開進北京。”額爾金緩聲道:“元奇是東南割據勢力,勢力強大,已經超過清國的朝廷,麵對外來威脅,兩者可以聯合抗擊,但清國皇帝絕對不會不考慮他自身的安全和北京的安全。

當我們的大軍兵臨北京城下,我想清國皇帝首先想到的不會是讓元奇的軍隊增援,而是與締結條約,因為我們不會推翻清國的朝廷,但是元奇有可能!

另外別忘了,俄國還有使團在北京,我們可以通過俄國人向清國皇帝轉達我們的意願。”

沉吟了一陣,葛羅才道:“現在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不過,閣下確定我們有能力同時攻打津和北京?”

“當然。”額爾金語氣肯定的道:“戰艦可以直接抵達津,我們可以從津抽調兩萬兵力和海軍陸戰隊組建一支四五萬人的陸戰部隊從通州方向進攻北京。”

葛羅微微頜首道:“在沒有辦法盡快攻占津的情況下,這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得盡快聯係上俄國人。”

津城南碼頭,韓蔭傑一臉不舍的望著正緩緩向下遊駛去的十幾艘懸掛著成號旗幟的大海船,雖韓家家大業大,但一口氣拿出十幾艘大海船,還是讓韓家上下感到肉痛。

這十幾艘海船前往下遊是準備鑿沉以阻擋洋人戰艦溯河而上攻打津的,目送船隊漸漸遠去,韓蔭傑眼裏的不舍與無奈也漸漸淡去,‘津八大家’成號韓家排在首位,韓家在津的家業也遠不是這十幾艘大海船都比的,孰輕孰重,他自然掂的清楚。

一艘懸掛著大清金龍旗的戰艦緩緩停靠過來,抵達碼頭,一身軍裝的載釗走上甲板,衝著韓蔭傑一行人拱手道:“還請韓大人上船一敘。”

大清的有錢人大多都捐有官身,韓家壟斷整個津的海運業,將靠鹽務發家的高、楊、黃、張四家,靠糧業起家的石、劉、穆三家都壓在下麵,穩居津八大家之首,富豪一方,與津官場往來密切,韓蔭傑身為韓家家主,豈能不捐官身。

難道出了十幾艘海船還不行?還要捐輸軍餉?韓蔭傑心裏一沉,他很清楚,如此大戰,也正是地方官員上下其手發財的好機會,韓家名聲在外,這次怕是會傷筋動骨。

見的韓蔭傑緩步上船,載釗迎上前兩步拱手笑道:“韓家此番慷慨捐出十幾艘大海船,可謂是解了津城燃眉之急,元奇易大掌櫃聽聞韓家義舉,大為讚賞,特地讓我轉告,戰後會親自登門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