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猶豫不決(1 / 3)

元奇這些年下來究竟賺了多少銀子?趙烈文很想問一問,卻終究是沒問出口他知道這事犯忌諱,不過,易知足既然敢如此,積累的資金必然極其龐大,想想也是,僅是壟斷茶葉、生絲、棉花等大宗商品的對外貿易,一年下來的利潤就極為驚人,再了,元奇染指的哪一種生意不是暴利?

再想想俄國近乎掠奪一般的農奴製改革,或許真的應該是慶幸有元奇,否則朝廷要麼不推行工業化,要麼也會學俄國對農民進行洗劫,真要逼急了,朝廷什麼事情做不出來,俄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略微沉吟,他才道:“教育也是發展工業的需要?”

“當然。否則元奇為何不惜耗費巨額資金普及教育。”易知足頜首道:“教育是發展工業的基礎條件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工業化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和科技人才,一國人才儲備發直接決定一國工業化成就的高低。”

難怪元奇從創辦之初就開始著手創辦西式學堂,選派留學生,這是從一開始就計劃發展工業,元奇能一步步走到今發展到令世人側目的地步,並非是僥幸,實在是因為有易知足這位大掌櫃的高瞻遠矚。

趙烈文暗自感慨了一番,試探著道:“推行工業化需要很長的時間吧?”

“不錯,工業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則數十年,長則百年之上。”易知足著輕歎了一聲,“咱們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那一了。”

短則數十年,長則百年之上!這至少需要四五代人,趙烈文不由的暗自咋舌,這可不是一般的漫長,見的對方心生感慨,他連忙寬慰道:“元奇的工業發展速度快,不過二十年光景就已經初具規模,大掌櫃春秋正盛,必然能看到那一。”

易知足聽的一笑,知道對方不了解工業化的含義,也懶的解釋,工業化不是沒有捷徑可走,以他的見識,以元奇雄厚的資金財力和龐大的勢力,確實可以加快大清的工業化進程,但也隻是加快而已,畢竟發展工業還是重在積累。

見他笑而不語,趙烈文轉移了話題道:“目前土地兼並情況嚴重,土地高度集中,大都掌握在官僚士紳以及地主手中,尤其是官僚為甚,三品以上大員占地數萬畝數十萬畝者比比皆是。

學生竊以為,即便減租的舉措甚為溫和,對於擁有田地數量龐大的官僚士紳來,損失依然不,朝中大員必然會極力阻擾,僅是以移民威脅,怕是難以達到目的。”

減租,易知足這是仿效GD在台灣的土地改革措施——三七五減租,也就是佃農隻須繳交收獲的農作物的75%給地主,15%作種,其餘可以自用,這一舉措,佃農可以自由支配將近一半的收成。

正常情況下業主和佃農的分成是對半,租重的則是業六佃四,扣除作種的15%,佃農能自由支配隻有三成半或者是二成半。

‘三七五減租’減租的幅度不算,官僚士紳地主抵觸也是在所難免,趙烈文如此算得上是很委婉。

易知足卻是不太在意,“讓朝廷先嚐試在直隸推行,阻力不這是肯定的,畢竟是口中奪食之舉,不過以肅順的強勢,應該問題不會大,咱們暫且觀望。”

話才落音,曹根生快步進來稟報道:“大掌櫃,京師肅順來電。”

“還真是曹操,曹操到。”易知足語氣輕鬆的道:“念——。”

曹根生打開文件夾念道:“皇莊三五七減租,元奇可能補貼?”

肅順居然打算從皇莊減租?趙烈文暗自咋舌,難怪大掌櫃如此看好肅順,還真是不乏魄力,首先就拿皇莊開刀!

易知足沉吟了下,才道:“回電,三七五減租乃是利於綿延大清國祚之舉,皇上理應為表率,元奇不會給予減租補貼。”

聽他如此,趙烈文登時有些急了,連忙道:“大掌櫃三思,皇莊率先減租,利於順利推行三五七減租,何必在意那點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