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北領軍西征?回孟加拉練兵?留在易知足身邊?石達開很快就冷靜下來,對方能給他三個選擇,顯見的對他十分器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這種情況下他該如何選擇,才能兼而顧之?
去西北領軍西征這是首先可以排除的,元奇新軍不缺戰將,不會缺乏西征將領,況且,他一旦去了西北領軍就等若完全的投入元奇,與太平軍不會再有瓜葛。
留在易知足身邊幫著參讚軍務,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實際上等若是直接進了元奇的核心階層,呆上幾年日後就有獨擋一麵的機會,而且對於孟加拉的太平軍也能有所幫助,起來,這個選擇最是讓他動心!
不過,轉念他就想到,元奇既是對孟加拉誌在必得,那麼,易知足最希望的應該還是他回孟加拉練兵,太平軍唯有向西順利的進行擴張,才有可能騰出孟加拉,否則,太平軍遲早是覆滅的下場,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再則,他也不忍心拋棄那些跟隨自己東征西討的老兄弟。
稍做沉吟,他便開口道:“元奇應該是最希望我回孟加拉罷?”
“你有選擇的自由,而且我尊重你的選擇,否則也不會給你三個選擇。”易知足不急不緩的道:“因為孟加拉的地理優勢,元奇對於孟加拉頗為重視,而且在我看來,英吉利退出印度是遲早的事情,一盤散沙的印度,適合太平軍進行擴張,立國!
元奇為著自身的利益,會盡力支持太平軍不斷向西征伐,翼王若是回孟加拉練兵,不論是兵源還是武器裝備,我都會給予大力支持。”
略微沉吟,石達開徑直問道:“鎮南王該不會是想掌控太平軍吧?”
易知足聽的一笑,“我對太平軍有利用的興趣,沒有掌控的興趣,東王所部我都不要,何況王所部?”
石達開很快就做出了決定,“那我暫且先回孟加拉!遲幾年再來為鎮南王參讚軍務。”
肖明亮、石達開等一批前往美利堅觀摩甚至是間接參戰的軍官返回,帶來大量的詳細的南北戰爭的資料,花了大半時間看完這些資料,易知足心裏沉甸甸的。
這一場曆時四年的戰爭,美利堅南北雙方總計投入了三百多萬兵力,北軍是二百二十多萬,南軍是一百一十萬。其中北軍陣亡官兵四十二萬有餘,傷三十四萬,南軍陣亡官兵三十二萬,傷,二十六萬,雙方傷亡總計一百三十餘萬!
看到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易知足半晌沒吭聲,元奇從一開始就為南北雙方大量提供後裝線膛槍炮,無疑是加大了這場戰爭的傷亡。這還是沒有將平民的傷亡統計在內!加上平民的傷亡人數,絕對會高達一百五六十萬!僅僅是謝爾曼大掃蕩造成的大饑荒餓死的平民就不下於十萬!
一百五六十萬人口對於大清來或許是微不足道,但對於總人口隻有三千一百萬的美利堅來,已經是總人口的百分之五,而且傷亡的都是青壯,這絕對是一個不的打擊!
相比於巨大的傷亡,經濟損失更是駭人聽聞,粗粗統計,長達四年的內戰,南北雙方總計支出的戰爭軍費就超過50億美元!僅是北方聯邦的財政赤字就高達二十八億四千多萬美元。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更是高達驚人的八百億美元!
看到這一數字,易知足也不由的瞠目結舌,瞥了肖明亮一眼,道:“這經濟損失是如何統計出來的?”
這個問題可把肖明亮給難住了,遲疑了下他才道:“學生也不甚明白,不過,這場戰爭給南方確實是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西部方麵軍最高司令官謝爾曼少將率領的十萬聯邦軍,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
謝爾曼有句名言——我們一定要清除和摧毀一切障礙,隻要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