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降價風潮(1 / 3)

聽的易知足這番話,解修元和趙烈文俱是一臉的驚疑,皆覺的太不可思議,即便是不能低價傾銷,也犯不著都銷毀,這不是暴殄物嗎?

遲疑了下,解修元才道:“不至於銷毀吧,不能低價銷售?或者是賑濟?”

“賑濟也是需要成本的。”易知足含笑道:“經濟危機之下,那些個農場主、種植園主、企業主都瀕臨破產,哪裏還會額外掏錢做慈善。”

頓了頓,他接著道:“再則,生產過剩,大量進行銷毀,也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經濟危機的實質就是生產過剩,而生產過剩則必然打破供需平衡,咱們老祖宗有句話,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

生產過剩的情況下,大量進行銷毀,維持必要的物價,這既是維護供需平衡的手段,也是為了保護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白了,這是市場參與者根據現實的情況做出的收益最大化的選擇,也是成本的最優選擇,無可厚非!”

略微沉吟,趙烈文才漫聲吟哦道:“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故甚貴與甚賤,其傷一也。

善為國者,使民毋傷而農益勸……是故善平糴者,必謹觀歲有上中下孰……使民適足,賈平則止。故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而民不散,取有餘以補不足也。”

“這是出自《漢書·食貨誌》。”趙烈文補充了一句,才道:“我國古代即知以平糴之手段平抑糧價,以維持糧價平穩,西洋各國政府難道就不知采取平抑的手段?”

平抑?資本主義經濟怎會采取平抑物價的手段?易知足記得很清楚,199年——19年,資本主義經濟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嚴重的周期性世界經濟危機時,美利堅聯邦政府僅在19年就購買了600萬頭豬,然後將其毀滅。並將數量巨大的農產品葬於耕犁之下,目的就是為了讓其退出市場,從而把物價維持在官方所規定的水平上。

略微沉吟,他才道:“經濟危機導致的生產過剩,是各行各業,並非隻是糧食,要平抑整個社會的物價需要極其高昂的成本,這是西洋各國政府難以承受的,即便富如英吉利,也同樣難以承受。

況且,西洋各國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倡導自由競爭,優勝劣汰,以此來促進生產力的提高,生產技術的改進,若是由政府出麵平抑物價,豈非是背道而馳?”

頓了頓,他接著道:“根據統計,這是英吉利爆發的第十一次經濟危機了吧?可以,周期性的爆發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的規律,同樣的,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會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技術的改進。”

趙烈文反問道:“既是如此,大掌櫃何以要對國內實業進行補貼,這豈非是限製了我國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技術的改進?”

易知足笑道:“國內這些實業目前就好比是未成長起來的孩子,需要悉心嗬護,否則就有夭折的可能,一旦成長起來,也就可以放手不管,讓他們去自由競爭去優勝劣汰!”

聽的這話,解修元擔憂的道:“也就是,咱們大清以後也會爆發經濟危機?”

易知足點了點頭,道:“走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經濟危機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咱們不走走資本主義道路!”

趙烈文追問道:“難不成還有其他道路可走?”

“惠甫有暇,可以關注一下卡爾馬克思的論著。”易知足緩聲道:“他提出了另外一條道路。”

解修元對這些事情不關心,轉而問道:“大掌櫃,西洋經濟危機對廣州上海的股市已經造成不的影響,這段時間股市都在陰跌,咱們采取補貼的方式降價以抵製西洋的低價傾銷,耗費的銀錢可不是數額,消息傳開,元奇相關的股票怕是會出現大跌。”

“大跌一下好,股市漲漲跌跌才更有吸引力。”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這段時間,他也在密切的關注股市,西洋各國股市暴跌對於大清的股市已經造成了不的衝擊,大量的境外資金抽離,股價已經跌了一波,一旦大清物價全麵下滑,股市必然會因為恐慌而暴跌。